2020北影节我的学习&小日记-完结
8.22 第一场
《工作与时日》
9点资料馆的电影,7点多钟起床出门。看完这个,我觉得如果我妈还是她三十多岁的时候的样子和生活,我甚至可以为我妈拍一部电影。至少我可以拍一部类似的电影,能有这个85%的内容。气候环境太像了,一切都太像了,包括人物生活。我的家乡值得一部电影,不是一样的,但是可以是类似手法的。作为练习应该不为过。
每段的黑屏蝉鸣,我觉得作用就像你在试了不同香水后要闻一闻咖啡豆恢复正常嗅觉一样,导演访谈说的和我理解也是一回事,我觉得这个手法很好。
此外,套入一两个大家熟知的明星把观众拉回“虚构”世界,让电影存于纪录片与非纪录片的意识之中,我觉得这个设定也很好。用这种方式来提醒或者是“操控”观众。
还蛮像一部田野调查素材剪辑成片的,毕竟导演之一说一开始也没想好拍啥,就积累素材,然后作为他牛津大学phd毕业论文的实践部分(大范围topic是地理与文学)。电影真的没啥边界吧,我觉得要勇敢一点。
8.21 美术馆
其实为了周五能看这个电影,我的日程都提前了,周四就去了中国美术馆,非常喜欢浮世绘的那个展,有很多地方都很有感触。浮世绘和版画原来是同源。以及浮世绘里面的市井生活太生动了,尤其是女子五五三三两两活动的时候,只是不太清楚为什么那个时候的画女子的脸都是一样的。中国明清版画里面的女性看到端坐着的比较多,确实就像描述的一样是一种“理想”,富贵,儿孙满堂,反正就是端着的,尤其是正面画,其中有好几副都是头大身子小,大户人家的画像,和日本浮世绘里面描述的东西非常不同。不知道是不是和衣服有关系,浮世绘里面的和服其实是能露出女性的肉的,这就生活化许多,而且能产生一定的联想。而且浮世绘里面有夸张的手法,中国画里面夸张手法好像只有在虚构人物、鬼神画里有?戏剧是中国版画的主题之一,白底红衣的戏剧画还是挺震撼的,那个颜色超好看。浮世绘的景色颜色也特别棒。这些是我非常喜欢的。
最打动我的一副浮世绘作品是《隔帐夜读》,太生动可爱了,hh不觉明厉。(画我都后面附上吧,现在已经是凌晨3:39了)
下午去了达利展和UCCA《practice》,达利想象力很丰富,但是都是复印的作品总共也没多少副大肆宣传还98块钱的票,还是觉得太贵了……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四只骨头爪子,身体像《哈尔的移动城堡》的那个城堡的“怪物”,让我产生了一个idea(我要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关于歌的作品的上色,这个挺意外的,戈雅之前画过这样有点玄幻暗黑风格的画吗,未来看艺术史遇到戈雅的时候我会留意的。
practice这个展,本来第一感觉是作者就是粗线条为主,用粗线条构建肖像,可是在我仔细观察我非常喜欢的一幅画的时候,终于发现了秘密。她应该是先用精细的手法画出了非常细节的地方(从眼睛和下颔线线条可以看出来),然后从粗线条描的边,乍一看就以为是从粗线条建构的,其实不是。她的颜色我超喜欢。画我拍的很细致,其实我是想自己模仿着画一下试试。
晚上去了之前报名的天桥的戏剧活动。“你不要去说,你要用动作,去演”,这句话的各种形式真的在这个暑假听到太多,昨天的表演老师也说了这句话。他讲话好像秦昊啊,在我看来很brilliant,有趣,表达也很准确的一个人,搞喜剧的可能都这样?反正对他印象很深刻。因为520分钟的《工作与时日》而耽误了这个,所以迟到了30-40分钟,进去就被老师cue,跟他还能有一段对手戏,就挺幸运。喜剧也有一定的技巧,但是能放得开的人、自带喜感的人、聪明的人真的表现会好很多。另外觉得多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是有点必要的,这样就很会接梗,让人感觉你啥都会啥都行,比如盗墓的程序😂
8.23
《南法撩妹记》
一次旅行拍成了电影。这样可以拍成好看的电影的。
《文兰俱乐部》
《默片解说员》
《八佰》(这个不是北影节)
这是我最快乐的一天!我喜欢和我男票一起看电影!可以深夜随便加场,随便聊天,随便什么时候回家。
8.24
《江原道之力》北京剧院,见短评。
《夜班》北京剧院,见短评。
没有了男朋友的陪伴这天显得很孤独,我甚至都没什么兴趣了,强忍着自己去了电影院。而且这天有点冷,一种秋天的感觉袭来,我很难过。考虑到脖子考时间也紧了,而且之前看到别人吐槽北京剧院不好什么的,第一天就想完整留给自己,第一场电影本来想出的,没出掉,这张票本来就是我从别人那收的,只好自己去了。迟到了20分钟。
第二张是我朋友ay送我的,他另外一个朋友没去,所以体验了一下,反正都在北京剧院。其实剧院还行,只要座位别太靠后体验应该还可以。我两张都有点后,体验稍微有点差。夜班让下了一个小程序,只有4兆多,设计还不错,出现选择的时候就会亮屏,没有选择的时候屏幕是黑色亮屏,不会影响观看。
晚上我朋友的朋友送我朋友,我就搭便车到了我的小电车停放的地方,自己骑车回家。到家就12点多了。
8.25
《下女》资料馆,见短评。
《海莲娜》新彩云天幕,见短评。
《阿基拉》万达CBD,见短评。
例假日,穿着裙子,外套,出了很多汗。上午在地铁口的药店买了布洛芬,小儿款的,一次喝一袋就行。从资料馆出来之后坐在外面的花坛上晒了一会儿太阳,把药吃了。然后一直从右侧能晒到太阳的路上走到下一个电影院。北师大附近的文具店有打折的,买了文件夹和笔。
晚上赶着时间到了国贸,但是我迷路了。跟着地图又迷路了。哎。阿基拉迟到了10分钟,但是不影响观看。这个影院太舒适了,我的后脑勺很舒服,在群里跟大家说这个的时候,他们表示他们的后脑勺也同意。进场的时候还有工作人员给了我海报,本来把票转我的姐妹也给我拿了海报但是由于时间限制我可能拿不了这个姐妹给拿的海报来着。
晚上赶上了10号线回去的末班车。海淀换黄庄这里打车回家。看地图找看哪个出口更方便的时候发现海淀医院就在A口这里。我到时候核酸检测就这里。
8.26
《热带雨》资料馆,见短评。 《燃烧女子的肖像》深影国际,见短评。
这天太热了,衣服都汗湿了。中午跟老师同学在学校门口吃了饭,
8.27
《我失去了身体》保利国际影城天安门,见短评。
下午卡点做了核酸检测。海淀黄庄,就在我去电影院的路上。我选的这个医院太合适了。我的点卡的很惊险,以后去这种地方就ddl提前半小时吧。他们4:30截止取号,就差那么几分钟,我的核酸检测就做不了了。
到电影院比较早,本来准备去星巴克坐一会儿,电影院门口拐角处就是书店,就进去了。第一眼就吸引到我了,《normal people》原版就在显眼的地方。我拿着书转了整个书店,艺术类的书很多。买了两本书花了150多,100+49,另外一本是特吕弗的,有《四百击》和其他的草稿和剧本。在当当查了特吕弗这本书能便宜10块钱,后来想,无所谓啦,难道与这本书的相遇还不值10万钱么,万一这次的相遇就是我和这本书唯一的一次相遇呢,想完毫不犹豫地就买了。
电动车停在地铁站。这两天晚上hb都是自己从公司回的家。
8.28
《休日》资料馆。
电影旁白,音乐,画面,我都喜欢。
《女收藏家》中间剧院。
度假电影,看完内心os:这我也能拍。我也能把我的度假拍出来,反正不就是各种漫无边际的对话,展现一个人的性格。
我觉得大家能够津津乐道于这个电影,更多是因为这个电影本身的“思想”是大家能够触及的,认可的,欣赏的,感兴趣的,或者反思的。其实观众很友好,导演展现出这些东西,剩下的就是观众积极去理解,去思考和讨论。
电影颜色确实好看。画面也好看。年轻的身体也好看。
充满美景和美人的电影,大家都爱的吧。
8.29
《蜂蜜之地》深影国际。
纪录片能拍成这个样子,真的太厉害了!镜头语言看起来甚至像纪录片。
《女生们》寰映影城。
第二部迟到了。决策失误,深影国际到牡丹园地铁站太远了。更别提我还去文具店买笔了。遗憾地发现有些笔我们学校也有卖的,我买了几根的那个就便宜可能7毛钱。贵的那个便宜的更多点。hb不跟我一起进去,因为他觉得迟到是很严重的问题,他去了麦当劳。我自己看完了《女生们》。
关于对迟到的理解,我觉得纵然迟到会让你丢失一些信息,但是我觉得这些信息都会从各处补回来的,他们都是为了展示这些的,所以我并不是很在意。但是不可否认,电影之前的黑暗也是有助于清空思想进入这个电影的。
女生们就是girls之间的生活,其实真的从女生群的视角去拍摄的电影看的比较少,看过的大概就是《海街日记》《阳光姐妹淘》,但是这里面会有很多家人、学校的“公共事务”进来,不是说这么微视角/私密视角的就探讨几个未成年女生之间的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电影这个视角还是很值得我留意的。再有女生们的就是《欲望都市》,小女孩长成成年人以后的故事。
8.30
《鸟类变形记》朝悦金逸。
有的导演就是文笔好吧。或许他/她就是诗人。用影像搭配着让我们能更专注地听ta念诗。
《眼泪之盐》UME华星。
渣男日记拍成电影也可以!很有现实感的电影,场面也都很小很日常化,这都拍成了电影!这都能拍成电影!这可以拍成电影!年轻男女的身体是有关时间的艺术品,尽情拍摄吧!
结束后电影院出来看到一对老爷爷老奶奶慢慢走在我前面。很好奇他们怎么会来看北影节的这种电影,是自己抢的票吗?还是孩子/学生给抢的?周围没有看到其他人,应该就是他俩结伴而来。他们是教过电影的老师吗?或者是很潮流的电影爱好者?希望我年纪很大的时候也能牵着我的老伴hb一起去北影节看这种年轻的渣男或渣女或其他电影。能看这部电影的老年人心态真的很年轻啊。年纪大的人看电影是不是都在回忆过去呢?他们人生阅历更丰富,是不是得到的更多?但是却又无法对年轻的人们感同身受?
这个电影我迟到了几分钟。但是我无所谓,没有男朋友在身边,我想迟到几分钟就迟到几分钟,所以在换乘地铁的时候我甚至故意有点慢吞吞来享受这种随便迟到的自由的快乐。到影院之后因为是黑白片到处都很黑,我就在第六排的中间走道旁,问旁边的人太黑了不好找座位我可不可以坐这里,可以。所以我就坐在第六排中间偏左看了我第三排中间位置的电影。
《真相与正义》北京剧院。
最后一部和hb一起看的。圆满了。
结束了之后吃了波士顿大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