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阅读笔记
前言:看网文是初中那会,看了大量的网文。到了大学就不看了,转而看名著。后来工作,一直看名著…然后再回来看网文,看到吐血。
(自己的片段联想 意识流 )毫无逻辑
2021
6.11好久没来吐槽了。了解两本《FOG》和《不要在垃圾桶里捡男朋友》,我是真的老了么,为什么觉得会辣么无聊……嗯。但看介绍都没兴趣。感觉这些书都是写给那些渴望的女人的……这样说好过分,可这是我的真实想法。一个是虐渣男,一个是纯粹的甜文,小受虽然是个男银,可那行为完全就是个女银,还开微博……我身边的男生就没这样的。太娘了……这就是写给那些小女生看的。
还有一本是《狼皇》基建文,从无到有,所向披靡,嗯。
4.17《老公死了我登基》看到第九章。如果我无聊我会看下去。可是我从不无聊。
《覆汉》不看伪三国文,同人文。
文档上有《大明文魁》和《淮南子》,一本讲的是一个最终当上宰相的书,一本不知道讲什么。要我选,我肯定选《淮南子》。大明文魁四百多万,起点十万收藏的书,也不是差,看了前几章,觉得这个作者是有功底的,有一定的思考的,比如什么事功,人生在世,读书人的追求,甚至还有些关于做官的看法等等。
看这前几章我脑子里会闪现《儒林外史》,看复旦大学版本的评价,里面说这书啊描绘了当时黑暗社会沦落的读书人。哎,于是,我就对《大明文魁》完全失去了兴趣,里面的读书人是新的角色吗?有创新吗?还是只是简单点的现代人穿越回明朝的一场意淫,算是“有文化”的意淫?
你还不如像韦小宝穿越明朝坐拥七个老婆,回到封建社会还要糟糠之妻……
立意在哪里?深度在哪里?创新又在哪里?历史小说如果只是单纯的稽古,又有什么意思?或者说我要求太高了……
我想要的历史小说绝不是现代人简单地穿越,最起码一个全新的人物。
网上有一个评论说得好,“我看几百万字看现代人回去考八股文?我还不如看《张居正传呢》”
意义。立意。创新。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全新的人物,就好像我翻开《淮南子》,我没有看过的前提下,不知道能看到什么……这是我对网文的期待。
4.9《向师祖献上咸鱼》……想来看看他们为什么能这么赚钱,就这。前三章就奔着男主来了。男主是霸道总裁,两人开启一段甜蜜的旅程……就这水平……最近扶华那什么水银,估计是在营销吧。
其实一直不喜欢耽美,可言情作家跟耽美作家一比,简直就是天和地。都什么跟什么啊。
我还真是贱!被别人洗脑。
4.1 《将近酒》比P的什么《杀破狼》有意思。发现耽美小说全用心在人设呢。设定好出色,背景也很宏大(一出来就是乱世风云),可读到12感觉还是一片混乱……逻辑混乱、故事线不流畅、冲突也很突兀,总的来说,我想跳着看两人的相爱相杀,后来想想还是弃了。
P的优点就是唐酒卿所欠缺的。作者脑子要十分清楚,要讲什么故事,几条线,起承转合,高潮在哪,又不是现代小说。总的来说,第一次没看懂的小说基本不会再看(故事要先讲清楚),我看《安娜·卡列宁娜》也就看一遍呢……
总的来说,都不合格。经不起推敲……不过设定很有意思,两匹狼的相爱,爱了爱了。开头冲突很大。
3.5 看自己的阅读记录。真的挺有意思。
最近读了蛮多po文,肉文,十八禁。机缘巧合啦。涉及蛮多禁忌恋,我看了很多。比较浅的是涉及夫妻之类的先婚后爱啦,涉及大量的性描写,还有女性意识的张扬,NP(一女对多男),涉及婚外恋,三角恋,师生恋,姐弟恋等等,重口味的就不提啦,比如L,un奸之类的。
肉文读多就腻。里面有些人的文笔不乏细腻出彩,人物塑造当然是摆设啦,基本就忽略了。这类文的产生我想到了道德沦丧,这些东西看看自然是好的。真的做出来的话……
比如有篇小说写换妻。想和做是两码事。我也觉得看看也没什么。挺好的。生活中该怎么还是怎么的。都是小事。人性其实禁不起试探、勾引,这些书其实也是人类想象力的发泄口吧。
不过,在言外的《熟人作案》不错。推荐。
发泄掉就好。我看了一天就腻了。也就那样吧。看到类似的情况,依旧没有任何欲望,为什么,因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
孔子的作用大啊。不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这句话我可不同意,人只有听了看了才能抵住诱惑。万事不动心。阿弥陀佛!这方面西方人应该学习我们,一味地解放天性可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们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这几年,我越发觉得“中庸之道”的魅力。
《长风渡》无论起多少遍,都会弃。开头就设男女情爱,怎么不是直接嫁人?和刚看过的于晴对比,总觉得两者相差过大,言情也要悬念啊喂。男女互动来的太快让人看的索然无味……是我要求太高,还是跟不上时代。真的不如于大的书啊。这些书也就台言的三流作家差不多。言情言情不是一上来就写情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互动想想也有意思,到底会发什么!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如何相爱?一旦互相都有意思,还写个屁?哎,无能,对晋江的言情无能!
2.24这期间又读了超多,重读台言于晴、《千金记》,于晴让我感觉到嗯,言情小说的初心,没有情谈什么言情小说。大女主爽文,没有感情戏,我是不爱看的,因为写的不够味儿。
于晴的笔,真的很欣赏很欣赏。再去看晋江的文,文笔真的很尬。看了《千金记》,前三章的水平实在是太一言难尽。小说小说,我不懂为什么现在的网文没有情节,我一直觉得小说人物是灵魂,情节是骨架,描写是血肉啊。
一篇小说,没描写没问题,人物好,情节好,照样好。但很多小说让描写凌驾于人物和情节之上。写的那叫一个无聊啊。
什么是情节,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可以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运行方式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情节要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人物性格与环境、他人、自我的冲突构成了情节的基本要素。以上都是摘抄,我所理解的情节是冲突矛盾、因果逻辑(环环相扣)、具体的事件。
《千山记》开头写养花,写选衣服等,姐妹间的吵闹,就当为后面蓄势好了,可必要的悬念呢?虽然是起因发展高潮结尾,未免也太平铺直叙。
吐槽无能。弃了。这些小说,好的我会花钱。但常常我连免费章节都没读完就懒懒了。
这样想想电视剧版的《知否》,书还没读。不论人物塑造,也不说格局,最起码讲故事的能力是有的。再看于大的书,才短短十章她都知道设悬念啊,还讲格局啊,感情戏又写的那么好看,哎,现在的言情小说不如过去啊。要人物有人物,故事又讲的那么生动,又不落入俗套,文笔也很生动啊,家里也在收她的书,支持她!
虽然也有缺点,篇幅太小,只落于感情戏,导致剧情线撑不起来。可惜啊,于大,你应该写大长篇的!这才是真的大大啊。这样的神仙作家啊。《及时行乐》真的写的很好,把男女之间的暧昧写到极致。
2.7这期间读了《魔道祖师》、《如意蛋》,接下来打算读《良陈美锦》说来。惭愧,初中的时候是言情小说的忠实读者,现在都不读了。现在的人读这个,就跟我十几年前读台言一样,当时都是白月光,因为作者花了几百万字都只为了塑造一个人物,自然对这个人印象深刻。但翻是决计不会翻开了。现在的我,读的时候就十分理智,看书也十分克制。
喜欢读这类书的人希望得到这种书的慰藉,我不予评价。我读是想看看他们的套路和逻辑是什么。说是耽美会不一样,其实想来想去,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谁高于谁。只是有些耽美不涉及家里长短,说的是我对你至死不渝的衷心,更多地是攻受之间的互动。
十年之前,女主就可以能风能雨,几个男主为她要死要活。十年之后,女主女权意识增加,变成了意想中的男主,另外一个男主为‘他’要死要活。说来说去,第一要爽,第二要恋爱。
这本是言情耽美的本质,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觉得有点无趣、失落。
这些通俗小说,我一直想金庸,除了他,我也想不到其他通俗大家了。结合我最近读的《金瓶梅》,其主旨都与大部分不同。格局的天地之别,哪怕人物再厉害,终究只是一个爽文女主。
世界真的是围绕着你转的吗?如果答案是不是,那就可以看出这些书的位置在哪里。他们的世界观哪怕再大,上天入地,说到底,只是主角的试炼场,配角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在,男主没有思想,只是一味地忠犬,完美地不可思议。
我很喜欢这种爽文,可是我不喜欢这种捧高贬低的写法,我承认的确有这类笨人存在,可世界是丰富的,人物也是精彩的。同是家里长短,宅斗之祖金瓶梅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人物一旦丰富,这故事才有生动,十年后还会有人阅读。而在人物塑造上,不要只一味地想着塑造主角的厉害,想想人物更多的人生困境。
言情小说跟武侠一样,同样可以上一个层次。其涉及人生生死困苦,亲情友情背叛,情孽情罪,背叛和赎罪,打工人的困境,等等。人性,是金庸的主题。我想这也是他区别一般作家的原因。
1.27《新月格格》“我是加入这个家庭的,不是来毁坏这个家庭的。”在崇尚一夫一妻制的今天,自然是严厉批判的。但换个角度看,古代的话,可能无所谓吧。纳妾应该是正妻应该做的。现在有些女孩子对女权这些很是看重,要求男子一心一意,自己又不努力,什么都不付出,就要真心的爱。
从这个角度看新月至少还千里寻夫呢。
有名的《第三种爱情》也是一个小三的故事,不过最后“狗男女”没在一起,反而引起众多女子的一声叹息。其实写超越世俗伦理的爱情,没什么。劳伦斯写的很多小说都是关于这类的,比如《儿子与情人》。真爱又没有错。错的是,笔力不够。不能像劳伦斯一样深入地挖掘探讨。就像琼瑶一辈子都在写《窗外》——自己和老师的不伦之恋,却只是流于表面,不断地重复自己,而没有深入地思考。
言情小说的局限也在这里,或大或小,不过就是围绕着男女主角谈了一次恋爱。有人评价说, 琼瑶作品之所以不会过时,是因为作品的主题永远是不会过时的爱情。其实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我是不会看的,除了《还珠格格》。
按这位评论家说,一大堆言情小说,都不会过时咯?当然不是。写什么才不会过时,我认为如果单写爱情,要写爱情在各种人生境遇下的变况,爱情毕竟是人生中的一种。如《红楼梦》,爱情在命运前的幻灭。
琼瑶的爱情就是脱离现实了。他们的爱情只有你我,全世界都是用来谈恋爱的。现在很多言情不正是如此吗?宅斗、宫斗还是仙侠,换个地方谈恋爱而已。男频文同理可得。换个地方升级修炼而已。现在想想,世界里只有爱情,莫约太无趣了些。
1.26悲剧,昨晚睡前看了《东宫》前五章,女主讨喜不讨喜就是其次了,我不想讨论这个。我想讨论什么是悲剧。现在读书,都会想到《红楼梦》,可能实在太喜欢了,还有鲁迅。看外国人的书,写的再好,文化基础都不是中国的。比如屠格涅夫写景一流,可我看这些写景片段,还是不如老舍他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也是翻译文的桎梏之一吧。
《红楼梦》里读到后面很难过,以前会因为言情小说里两人无法在一起而难受,读完红楼梦却不想哭,只是难过。我想悲剧是一声轻叹。有人说中国诗歌史就是一部失败者的历史,怀才不遇、抑郁不得志,读罢这些也只有一声轻叹。
悲剧是美好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我想了一下我读过的言情小说的所谓虐文,他们的套路是,比如匪我思存,我们两人相爱,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算来算去,其实我们本可以在一起,只是男主爱江山不爱美人。这算不算美好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
做个比较,张爱玲的《半生缘》,世均和曼贞相爱,最后还是不能在一起,算来算去,其实他们本可以在一起,只是命运的捉弄,世均不够勇敢,曼贞命很苦。这算不算美好的东西撕裂给别人看?
玫瑰盛放的时候很美,仿佛把自己所有的美都放出来一样,我舍不得它枯萎,它却还是枯萎了,这其中有一种宿命感。那么美好,却枯萎了。是命运啊,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
世间的悲剧是你得不到回应,可是你还是爱了,义无反顾地爱。你明知会死,却还是活着。
明知要枯萎,还是绽放。这样算起来,什么是悲剧,就一目了然了。
1.25下了《东宫》,先看了番外,里面女主走后,男主后来有了一个孩子,叫朝阳,朝阳公主穿了胡服,结果原文写道——“结果陛下勃然大怒,破天荒地大发雷霆。下令将朝阳身边的人全部杖死,朝阳吓得哭得背过气去,就此受惊吓过度,一直病了十来日。”
人若草芥。
我不知道言情小说怎么会堕落到这个地步。
早在一百年前,鲁迅就在《阿Q正传》里表达一个思想,国人是渴望做奴才的。这种思想到现在在有些言情小说里简直遍地都是。小说的主题思想没有丝毫进步,人物苍白无力。不知哪个作家说过,“请不要放弃你的理性。”就这样的皇帝,作者还在文中写到,“可是在陛下那样英明的帝皇面前,任何人都平凡得几近渺小。”
她用了‘英明。就好像,历史上毁誉参半的秦始皇,或希特勒,那就更不对了,像秦始皇这样的皇帝是不可能这么爱一个女人的。封建王朝都亡了那么多年,还那么多想当皇帝的女人。连我自己也概莫能外,也只能说是愚蠢至极了吧…再说“英明”的秦始皇,他人一死,秦朝就被灭了。
谈什么英明!古代的皇帝,真正的千古一帝,才不是什么秦始皇,或者什么汉武帝,这些皇帝视命如草芥,他们或许能力极强,或许也会用人,但本性却不是一个仁德的皇帝,滥杀无辜,不把人当人。如李世民也就在玄武门之变杀人放火,自己当皇帝后还不是要仁德待人。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不是傻子。哪怕是封建朝代,中国人有段时间是很喜欢当奴才,但你太过分,还是会造反。
单单一篇番外,我还能找出很多bug来。在作者眼里,长得美的,拥有绝对权力的才是真正的主角,其他人都是屎,活该被杖杀。其实我就是厌恶这类思想。我厌恶的原因是我喜欢读言情小说,不忍它堕落于此。通俗小说也不是乱写的好吧。幸亏我知道这些残渣都会被历史淘汰。
九十年代的台言,还不至于如此,席绢、于晴等,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还没有这样恶心的思想。这叫什么呢,阶级思想?还是渴望权力?一个渣男就不配活着,这样的狗男子,历史证明也活不到老,你当其余人都是愿打愿挨的真奴才呢。
匪我思存的书里永远都是可笑的为虐而虐,本质上还是霸道总裁爱上我,最后为了江山抛弃了我,我可怜可悲的一生。根本不叫悲剧,叫无病呻吟。我昨天还批评过亦舒,想了想,匪我思存的小说不仅给人灌屎,还给人灌尿吧。难过。这样一看石头与水算是神仙作家了。
1.25《龙阙》读了前三万字左右,秦凤仪有点像贾宝玉,还不如吧,就是一个傻白甜。这本书似乎是石头与水最受欢迎的小说,轻松搞笑,围绕一个旷世美男展开的故事。 我读前十五章,里面的人物冲突矛盾几乎为零。唯一的噱头就是秦凤仪在梦中认识他媳妇。也许符合普通女孩子的心理,旷世美男爱上我?看他们生儿育女,情意绵绵,最后秦凤仪还当皇帝了,真是够厉害的。依照这这逻辑,秦凤仪当上皇帝估计也不用经历太多的权谋,估计也是一路顺遂到底。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么,贾宝玉富贵了半生,最后还是落得个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果《龙阙》最后男主是很辛苦才拿到皇帝的,那我错啦。我毕竟没有读完。
韦小宝是金庸笔下运气最好的人物了吧,也是靠他的聪明才智。郭靖虽然笨,有个逆天的黄蓉,想来,石头与水也想写这类的人物,但很难说是黄蓉成就郭靖,还是郭靖成就黄蓉。
总而言之,现在有些轻松的爽文,学习的都是《红楼梦》,却无半点红楼梦的神韵。里面的所有配角都围绕着主角转,这是我痛恨的一点。可惜大多如此。红楼梦里的细腻,我们没有学到万分之一。只学其表,情节上向家庭上靠。说到底不属于人的作品,属于欲望的一类。
2020
9.05关于宠文,现在市场很流行宠文。但其实,宠文一点也不套路。但是一味刻意的甜宠就看的不喜欢。不管是甜文还是宠文,都必须在一个好的故事里,一味的甜和宠,只觉得让人腻歪。比如《鹿鼎记》康熙对小宝,那就是一个甜,那就是一个宠。又比如《射雕》对黄蓉的团宠,人人都喜欢黄蓉。但也是伴随着很多因素存在。又因为不是从黄蓉角度写的,也没有写成那种讨厌的“所有人都爱我的”类型。
关于女频文章的思考,初中的还很喜欢天下归元的书,大段的描写,文笔看上去很好。不管怎样,希行的书还是被我弃了。《第一侯》不喜欢,节奏太慢。看了前三章,跳到四十章,发现居然啥也没发生,第十章写的信,第四十章都都才刚收到,然后也才遇见项南。请问,中间三十章到底在干嘛。我就是喜欢那种有情节的,女频小说的缺点就是情节没有在走,神烦。反观男频的书比如《第一序列》没有多余的罗里吧嗦的解释,直接开情节,我喜欢这种小说。到底哪一种好,我也说不出来,我是喜欢金庸这种快节奏,不感性,直接开车的。因为论感性,我还不如读纯文学,比如《爱玛》就是人物细细描绘,抒情一大堆。可是女频好像都是这种,神烦。就不能好好讲故事,好好塑造人物吗。
9.04关于情节的流转。像韦小宝就处于多种矛盾之中。他步步高升,是通过康熙的恩典。跟康熙成为好朋友,康熙还那么宠他,他真幸福。说说情节。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在想,情节要根据人物走。但人物想怎么走,其实也很难写。金庸在写《鹿鼎记》的时候,人物都是被推着走,韦小宝救了毛,入了京城,认识了康熙,事实上都是康熙在后面操控。康熙是主动的,所以韦小宝的行踪也跟着康熙来走。康熙要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射雕》的情节也是如此,砍掉一部分也是没有关系,好的情节是自然流成的,就好像林冲必然会攻上梁山。三万字一个节奏点,大概是十章左右,一点点展开,起承转合。那我的情节问题在哪里,我的情节问题在于是断裂的。很多情节都不能串在一起。你就想象一下,康熙成为主角的话,那故事就不是这样写的,他就要一步步成就霸业。我的情节很多还没展开,后来就断裂了,尤其是在开头更为明显。开头写的真差。
你写一个人慢慢成长为大侠,你首先要从开头写。同样是灭门,金庸是从郭靖的爹还是写。为什么?因为这关系主题,这个切点很重要,牵扯到后面很多人。你的开头必须跟后面紧密相连,其次,开头我的问题还在于你是从某个情节开始写,然后呢。但这个东西后面却很少涉及,可有可无的情节。如果重新写,我必然不会从这些开始,我会从哪里开始讲起,慢慢过渡到后面去。一点点写,不要想什么悬念。你的故事展开必然就要从这里开始的。首先你的开头必然关系后面的情节。
9.03女频的文章有一个缺点就是太啰嗦,真的太啰嗦啊。《诡秘之主》我还要坚持看下去,我倒要看看到底是写些什么的。现在看《诡秘之主》和《第一序列》,设定都十分老练。感觉现在的小说跟以前的小说相比,不注重塑造人物,和情节。而是追求新、奇、怪,什么末世,什么星际之类的。追求一个新鲜度。比如《第一序列》,如果没有这个背景设定,开头其实就写的万分平庸。当然,我还没看完。对照《射雕》的开头来说的话,人物也没有什么强烈的矛盾冲突,总归是人物即将遇见很多危险,即将变为最强,反倒类似《鹿鼎记》。《第一序列》是这样,有一个信息差,期待感(从序列200-序列0)。《诡秘之主》我觉得稍微好一点,开头是很多悬念的,所以人会读起来累,情节也有一波三折。首先是重穿越了(起)——和妹妹买菜(落)——卷入谋杀案(又起)。《第一候》的开头,则比较漂亮,有一个悬念,然后还符合打脸套路。
9.02看这个《第一侯》。文笔啰里啰嗦的,需要耐着心去看。哎,后面估计肯定是复仇,爽文但不够爽。总是不太想看,也不是带着什么偏见。就是情节发展太慢,都是大段的解释描写。
《诡秘之主》也没有兴趣看,觉得自己是没有耐心,还是怎样啊。设定也抛的很慢。也是慢慢展开,可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发现这些大神作品写前三章都有条不紊。现在的网文真是什么都写,实在是hold不住。自己又看的那么少,苦恼啊苦恼。看到第十七章 完全没有什么网文套路了 真的写纯文学一样 一点也不爽 一进来就是一个悬案 他被涉及了一桩谋杀案 倒不是看懂看不懂到问题 就是想涉猎 不说了 看下去 我觉得你只有看下去了 才能有所突破 每天逼自己看一个小时的网文 一个小时的纯文学
8.23 《星际女武神》前三章就开始打脸 遇见困难 嗯 也是女强文 觉得起点好多女强 人设 铺垫都还可以 情节也流畅 就是有些看不懂 星际文
《第一序列》没有打脸 但是世界设定一看就十分老练 设定投入的分分秒秒 期待感 肯定是有的 人物形象也出来了 爱护弟弟
8.22《明月千里》萌点在于 一看就是枭雄 和公主 和尚和公主 一看就颇为有趣 可能会很甜 期待感也有 这是文案看到的。“春如看得失神,感觉半边身子都酥了。” 我就是不懂为什么他们写女主的美貌都用 一个丫鬟来衬托 丫鬟能懂什么 人家丫鬟的心理是 滚 老子干一天活累死了 就这 我就已经不想看下去 这文居然写到了 九十八万 居然还在更……我……前三章 男主没出现 但是还点反套路的 矛盾也有就是 长兄对自己的仇恨 女主看来要做出很多努力了 恩 我还是喜欢那个 长兄的故事 人设:女主还是不讨喜 除了美 没什么好说的 哎 构思:穿书 女配
《宠妻如令》感觉此书的目标群众是十七八岁的少女。我这种老阿姨看 看的十分尴尬啊 晕倒。完全看不到一点 爽感 萌点 还不如去看男频。看了开头三章 什么都没有 矛盾 冲突 。一切都没有 比月明千里还差。弃了弃了 唯一的就是身世之谜 悬念了。
8.21 《咬定卿卿不放松》看了前三章,后面扫了一下。哎怎么说呢。之前看了一本《我就是那般的女子》情节套路就一模一样,我……女主做梦见自己快被抄家了,罪魁祸首就是男主,然后具体发生了什么,却没有说。这个悬念倒是切的很好。然后刚开始就是男主和女主的冲突。看上去还蛮有意思。想想以后两人就会happy ending的样子。这个梗很多人写了,怎么百写不厌…人设:男女主没啥特色。构思:也不出彩。悬念:悬念倒是一直提着。刚看完流浪的蛤蟆,说要好好分析。可实在看不下去,看过金庸的小说,曹雪芹的小说……看这些网文分分秒秒想放弃。所以此书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两人的互动还是挺有意思的,晋江轻松向,然后套路还是有的,先追,后面估计会宠甜了。
8.20《杂鱼求生》开场很有意思,感觉挺有意思的,首先吧,期待感就十足。开场就在转场。构思还算新颖。危机感,主角和系统的矛盾,接下来就是主角和男主的矛盾。爽点在打不过但是个受。恩,其实还好。这种文看看估计就忘了吧。不过话说耽美,啧啧啧。
《第一候》前三章 悬念 她重生了 她到底怎么了 第一章 李明楼归来 十年 不能嫁给项家 叔父 第二章 为什么丈夫杀她 复仇 的故事 还是围绕着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 看到十四章了 感觉坑挺深的 男主自然是没出现 女主母亲被杀 这是个坑 与此相关的关氏也于此相关 然后没了
《射雕英雄传》同样是灭门,这里涉及到家国。为什么从郭靖的爹开始写起,为什么不直接从郭靖开始写。这样从头开始,就开始了悬念,期待感,比如郭靖什么时候能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