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赵晨阳:挖掘新时代女性题材

对焦中年人勇敢追爱的热播都市情感剧《爱之初》近日收官,该剧导演赵晨阳近期接受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圆桌谈的采访,以自己过去几十年创作生涯里拍的女性题材话题剧为例,谈了谈如何更好的挖掘新时代的女性题材:
记者:女性题材一直是电视剧创作的热门。这些年,女性题材特别是女性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有哪些新变化和趋势?
赵晨阳:女性题材这个概念是近年才被专门提出来的,过去大家不会刻意这样强调。以前有很多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家庭剧、伦理剧、情感剧。现在类型细分之后,女性题材这个品类下涉及的内容更深入,刻画的人群针对性也更强了,细分到具体的行业、年龄、家庭背景等。用互联网的话来说,算是在细分领域深耕了。

记者:从《欢乐颂》到《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怎么看最近一段时间涌现出来的聚焦“20+”“30+”的女性群像剧?
赵晨阳:二三十岁是社会中比较活跃的年龄层。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由此产生的话题也备受关注,这些都影响了影视作品的生产。越来越多的剧集以这样的人群为主角,这类女性题材的剧集也越来越有市场。它们的特点是贴近时代发展,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和直接,相应的话题热度也比较高。未来的剧集创作中,谁能准确甚至超前把握这一群体的困惑和需求,谁就能创造下一个女性题材爆款。

记者:现阶段,女性题材似乎更多关注青年女性群体、都市女性群体,中老年女性题材、乡村女性题材的比较少。女性题材还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开掘和突破?
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大家对年轻女性、年轻女性题材剧集的关注,这种高关注度意味着其背后较高的市场价值,这也是为什么短时间内这类题材扎堆出现的原因之一。
其实每个年龄段的女性都有她们各自的故事,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共同组成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她们在生活中有需要分享的快乐和感悟,也有需要分担的难题和困惑。我12年拍摄的电视剧《老米家的婚事》讲述的就是老年退休女性的家庭生活,她们操心着儿女的婚事,也要处理好跟媳妇、女婿的关系,这些日常真实又让人啼笑皆非,也跟寻常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还有讲述中年女性危机的《伙伴夫妻》还有最近播出的讲40+大龄女青年跨国勇敢追爱的《爱之初》,这些都算是我对中老年女性题材的一个探索,这些年龄段的女性题材目前在市场上较少,我非常希望目前女性题材的创作能更关注这些中老年人群,只要我们潜心创作,中老年女性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记者:女性题材电视剧如何才能更好地传递女性态度、女性魅力、女性价值?
赵晨阳:我之前创作过很多女性视角的作品都曾经引起争议和关注,比如电视剧《十月怀胎》是国内第一个从女性角度提出人工授精这个话题的作品;另一部作品《AA制生活》体现了当时年轻人走向婚姻时如何去平衡感情和金钱,展现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另外,在我的早期作品里也从熟龄女性的角度探讨了原生家庭的成长……不同声音的讨论是一件好事,能够让创作达到良性循环。女性题材作品对女性的诠释应该更全面、更包容,既展现女性自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要让观众更多了解到她们的困难、压力和取舍。
记者:目前有没有特别想拍的女性题材作品?为什么?
赵晨阳:我一直都想拍一个老中青三代女性共同成长的女性家庭题材作品。目前,我正在创作的小说《一次团聚》,就讲述了一家三代女性共同成长的故事。每个女性都不会抛开家庭关系独自长大,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人生感悟,三代女性是三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女人一生的缩影。我希望未来能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

据悉,赵晨阳已经签约天津童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个人导演工作室,未来将继续在女性题材上深入开拓,为观众呈现更多更好的新时代女性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