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老奶奶的故事
今天想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一个真真实实的故事️
2020年8月17日这天,对于四川省绵阳市75岁的李启君老人来说,是个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 子。她一大早就查到了自己的自考成绩,这次报考的三门课程考试全部通 过,为自己的6年自考路画上了圆满句 号。
接下来,给各位小伙伴分享李奶奶 的追梦故事。
🌞

据了解,李启君是成都铁路局的退休工,家住绵阳市高新区成铁家园。她爱好文学,喜欢看书,到市图书馆借书,家里不足5平方米卧室阳台就是她的书房。她视书为宝,每本书、每本资料都有书皮,但都是废旧的纸张所做。李启君二女儿杨兰萍说“我爸妈都十分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家里用了好几十年 的家具至今都还在。”
李启君在家排行老大,从小跟着外婆一起在农村生活。在她小学五年级时,写的一篇关于参加学 校少年队成立的作文,被《中国少年报》刊登,由此开启了她的 文学梦想。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高中,“那时我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成为一名 新闻工作者”。然而,就在李启 君上高二下半学期时,她因病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到父母身边养病,大学梦止步于此。“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那时候错过了就不能复读,加上家里的负担重,父亲一个人在铁路上工 作挣钱养全家,我决定面对现实 为父母分忧,工作挣钱,照顾四 个弟妹。”据了解,她考入成都铁路局广元 工务段工作后,在1968年嫁给 了同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两人育有两个女儿。工作之余,李启君喜欢写文章向绵阳日报等报纸投稿,每每看到自己的作品被选用,总会想起自己的梦想。

1981 年国家开始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这个消息,对李启君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她下班后,赶紧买来学习资料开始学习。然而最终因为种种原因,她不得不放弃报 名,但她没有放弃写作,依然坚持写下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所感所想,并向报纸杂志投稿。2015年4月下旬的一天李启君路过绵阳市实验小学,这里正在举行自学考试,看着校园里挂着大幅的“人生有限,知识宝贵,祝自考学生考试成功! ”等字样的标语,她心中的梦想再次燃烧起来。“当时我就下定决定:这次一定要报名参加自考,自考不限时间,我现在退休了,时间充 裕,年龄大了我慢慢学嘛。”李启君说。“起初,母亲要报名参加自考大专,读四川师范大学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当时我一听就不支持,觉得她年龄大且身体不是很好,怕这样会影响她的身体。”杨兰萍说,“最终,我没有说服她,反倒是被她的那份执着所感动。就这样,李启君老人开始了她的自考之路

2015年10月李启君首次参加自考,就通过了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科目,这也给了她十足的信心与继续的决心。6年自考路上,李启君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她从不轻易言弃,总是突出重围,攻破一道道难关。“古代汉语最难,考了 3 次,这次终于考过了。”李启君回忆这6年的自考路,她深有感触的说。汉语拼音是李启君的弱项,但这是现代汉语课必考的内容,她的二女儿就教她。一次、两次、三次……经过努力学习,她一次通过了该门课的考试。

古典文学科目需要熟记并理解文言文和古诗词,李启君由于年龄大了,记忆力大不如从前,要花比年轻人更多的功夫学习,于是她从市图书馆借来书籍,对照注释一首一首背诵、理解,用本子记下重点和容易记错点,然后反复学习练习。李启君有严重内风湿病,视力也不大不如从前,2017年、 2018年,她因病住过3次院,手抖得厉害时几乎握不住笔、拿不 重时坐下站起来都需要人搀 扶🙁。“即使是这样,我妈依然坚持每天学习。”都是全部参加持每天学习。”杨兰萍说,从 2015年至2020年,她的母亲仅在2018年下半年因病住院,错过报名时间未参加考试,其她每次自考都是全部参加。每次考试,她心里总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教育考试院的工作人员总会给她打气加油。当她遇到困难时,是家人、 考试院的工作人员为她加油鼓劲。目前,她已经给自己制定好了下一步学习计划,“我打算学习科学知识,比如上网、用智能手机。
“这6年来,女儿和老伴承担了所有家务,让我一心用在学习上。”李启君说,她打算亲自下厨做一顿饭🥣🍽,表示感谢。。️
据市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李启君已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基础段科12门统考科全部课程的考试,并修满学分,达到毕业条件。接下来,在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通过后,李启君老人将顺利取得由四川省招生考试委 员会和四川师范大学联合颁发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证书。
所以,你想要做的事,不要一开始就否定自己了,只要自己决心大,一定能完成的,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