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现在我很在乎自己的工作,时间仿佛是以月为单位来计算和期盼的——现在每工作完一个月我都要想:真不容易啊!我又该做了一个月。不要停,就这样下去,至少工作到2025年啊——留给八零后体面工作的时间不多啦,全社会都在催促我们:退出吧,去干些体力活!自谋职业……我不是为现在工作,不是为自己工作(如果我是一个人过活,将会活得非常容易),而是为以后工作,为家里人工作。这以后不是我定义,我只是被它给拽着跑。也没什么,我把这称为“命运”。毫无疑问我需要挣钱,并且我也喜欢工作。有时候我不觉得自己进步了什么,正如十二年前我就当上了大网站的主编,回过头去看我也不觉得自己高明在哪里。而也许就像有人说的,当我横向比较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的优势。做简单的工作我也能从中得到快乐,做复杂的工作我头痛但也能进行的下去,我甚至不用绞尽脑汁,也不必好学,那些东西仿佛我都懂了,但如果要和人争论什么,有时候我会争几句,有时候又在内心里说,“何必?都差不太多”。有时候我也说出来——因为其实一个人绝大多数言行都不是必要的,都是可以被替换的,没有最好,或者也没有更好,眼前的就好了。

当我一个人独自在家,小番茄和番茄妈妈去岳母那里去了,我也并不觉得多自在,也没有逍遥快活。时间过得很快,我反倒看完了一部四十五集的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其实也就那样,过程虽然被编来编去,结局却只是那样,早就被确定了。所以看我们自己拍的二十世纪的电影电视历史剧也觉得没有多少看头,因为一切不仅是那样成了,并且似乎是注定的。电影电视剧还要将那种“注定性”表现得更强,因此你会知道,不仅过程多么曲折不可思议,结局却总是那样,也只能是那样。有时候你就想:只有一个结局吗?只有一件事情吗?仿佛是的。没有个体,只存集体。不见家,只有国在。总之也就是那样。我走在路上,也觉得新鲜,也觉得没趣。我翻开一本书,便觉得内心精力不足。今天我读十一年前同事李雨嘉送给我的两本卡尔维诺文集之一,读那篇 《烟云》 ,觉得可真是糟糕。那种糟糕绝不是原作品的糟糕,而是来自翻译的语言。我觉得那位译者可能不懂小说,甚至对语言不敏感。这位译者名叫吕同六,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位老翻译家了。我看了他的照片,像一位市长。这位吕先生1962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意大利语言文学专业。 以前我读过李雨嘉送给我的另一本,即“卡尔维诺文集”中有 《寒冬夜行人》和《帕洛马尔》 那两篇小说的一本,却觉得很好;而我读过《看不见的城市》,也觉得很好,给了我不少想象和启发,为此我写过两首诗,其中一首叫做《大汗的信使》。那首诗我很喜欢。
《献诗》印出来了一本试印本,寄给我看。有点问题,我改了几个字,又改掉了封面,用我2016年参加青春诗会,在漠河地区拍的兴安岭一条有大河流过的照片,将2018年我在德累斯顿傍晚拍的一张楼顶有一排人形塑像的修复建筑的照片换掉了。读那本《献诗》,我觉得很好,尤其第一部分,写我心中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尽管有一些想象和虚构,但情感和回忆是那么真挚。时光没有白费,没有虚度。

今天,中国作协新发展会员名单公布,我在其中,出现在湖南省入选作家中。湖南省好像今年共有27人加入中国作协。我的家乡浏阳市的一个作者群内,文友们就纷纷道贺。其实他们我一个也没有见过,但他们都来恭喜我和另外两位入选作家。我觉得没有太值得高兴的。我愿意加入中国作协,也有资格加入中国作协,既不逢迎也不看低。作为作家有自己的组织和圈子我觉得有好处。我一直希望能建立或加入一个真正的文学沙龙或文学小组,想办一本文学刊物。这两个心愿都没有真正实现,尽管我曾经组织过一个文学兴趣小组,维持过那么小半年……我希望自己写出好作品,也希望这些作品多多发表和出版。我希望依靠写作能够养家糊口,过上差不多的生活——想得美呢!别人会这样笑你。但如果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仅有这样的期望和抱负,那也没有多大的意思,也就是那样,和做好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夫、有生之年为建房子奋斗并且住在五十几岁的时候建好了自己的房子没有什么两样。要做,我要做到最好,在文学的顶楼游荡;我至少看到希望。
昨天买了三种蟑螂药,杀死了不少蟑螂,还烧了一壶开水。蟑螂十分顽固,今天推开门回家,走到厨房,仍然看到蟑螂在爬。唉,说起来,还是浏阳好。在浏阳我觉得很亲切,很放松,空气很清新,也仿佛更容易入睡。上个月搬离宿舍,我还寄了一箱子书回家。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浏阳河边生活呢?我是想着有那么一天。估计那时候女儿已经长大成人了。
昨天我又买了两件衣服,一百多,今天就送到了。其实人真的非常容易满足,很容易溢出。我不知道该买点什么,感觉没什么缺少的,家里也装不下……我想住在一套自己的大房子里,至少有八十平,租来的也可以,但至少我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四面都是书架,书和杂物都随我堆积。很难实现。我都四十岁了啊……很快就生日了,弟弟还说,要来北京给我过四十大寿。没想到我已经四十岁了,别人看我还是小不点,我只觉得也是。今天胃部有点痛,但更痛的当然是脖子和脑袋。

做人啊,不能细想,差不多就那样了吧。卡夫卡也只有自言自语,说,“我写的每一个句子都是完美的”;他不会让自己累着,他会跳进自己的小说里,即使那样会割破他的脸孔……真难过,每次回想起来这段话,也想哭啊……一个人到底有多少力量?…其实我也不羡慕那些活得特别有力的看上去很好的人,即便他们漂亮又有钱,经常玩乐。
很多音乐能个人安慰和快乐。
我觉得有时候只能流泪是很美好的享受,就像现在这样,突然又想起了卡夫卡。

在豆瓣看到一些话题,其中一个“你为什么喜欢看云”很触动我。我也想写一篇文章,或者是一个小说。是的,就是一个小说,名字就叫《我为什么喜欢看云》。

-
明世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22:38:25
-
一人迷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13:20:36
-
茫茫黑夜漫游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10:13:25
-
如也夭夭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9:16:12
-
赵相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8:11:45
-
苏丹红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7:02:42
-
竟然有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1:39:25
-
尤里卡卡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0:41:51
-
胡不喜²⁰²⁵ ™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0:36:25
-
潇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21 00:36:06
严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国际劳动节(散心0506) (2人喜欢)
- 读《巴黎评论》弗罗斯特访谈的17个印象和对弗罗斯特的一点念头 (1人喜欢)
- 在人群中
- 咳嗽半个多月了(散心0428) (1人喜欢)
- 一个有女人的房间里有什么?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