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

从冷冷的文章有感而发。
冷冷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公众号作者,常常从她的文章能看到自己的经历的影子或者说是一些尚未解决的疑惑、以及提供的解决办法。
文章引用了黄执中在奇葩说里面的一个观点:
半吊子得不到幸福,在此岸望彼岸,那么两头都无法落地。
而我确实在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在一情形在高中当班委的时候被放得很大。在面临决策的时候,通常会很纠结,不想去损害任何一方班级群体的利益,但是最后的结果是自己筋疲力尽,每个人好像也没有特别满意,回望过去,这并不是我想要的高中生活状态。
关于善恶
大概是从初中开始自己有了一定要当一个善良的人的意识,那时候自己阅读了大量关于励志感恩的书籍,虽然说现在的自己看来这些东西的营养价值并不高,但是对那时候的自己来说,确实帮助自己没去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只记得初中开始,自己还是延续小学时候的沉默寡言,但是另一个自己在说不要再像小学时候了,你并不喜欢那样。所以我交往了两个外向并且能说的女孩子,那时候我是认真的,是不懂得灵活转换的人,慢慢地她们所谓的“玩笑”我却感受到讽刺与嘲笑,但是我却是个“半吊子式”的人,又常常从她们的角度去看事情,觉得毫无问题,是自己太小心眼了。
可是当玩笑再一次发生的时候,自己还是会感觉不舒服。这又究竟是谁的错?不断地在这样的情形中徘徊,时间就这样耗损过去。印象最深的一次,自己甚至有一天半夜起来痛哭,大概是自己那么用心的付出,为什么迎面而来的仍旧是这样,我应当要勇于反击,不要再懦弱。
但是那时自己的懦弱总是更强那么一点。加上当时,父母将注意力都放在刚出生的妹妹以及生意上,根本不懂一个初中生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心思。还好那时候是老爸的深入聊天以及那些鸡汤文才让自己没有将负面的情绪不断挤压,走向抑郁或是堕落的深渊。
那么可以说那两个女生就是坏人,而我就是一直受伤害的好人吗?我想未必,尽管友谊最终走向了破裂,但是她们身上依旧有许多可取的闪光点,我们也曾拥有过美好的回忆,我认为那是真实的。
还记得看到一个女生里面写的小字条:“we are the best friends forever”时自己是多么开心以及在那个美丽的校园里面曾经发生的许多又蠢又好笑的事情。
现在想起来其实根本就没有谁对谁错,但是如果我遇到那那时候的自己,只是想把今天冷冷文章里的那段话告诉她:
“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太强的人,太擅长理解别人,会模糊自己的立场,由此带来的割裂感,导致他/她无法自洽,于是就很痛苦。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你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需求应该被摆在第一位。“
”问题肯定不是单方面的,不是由一个人造成的,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先为自己的利益去争取,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对自己需求和利益的维护,是应该摆在同理心前面的,体谅他人的前提是温和而坚定地捍卫自己。"
"一个看重自己、坚持原则的人,他们的同理心才更加珍贵,习惯于自省和共情,以至于模糊了自己立场的人,往往会令人觉得软弱,反而不那么可爱。”
但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过去的故事其实也只是故事罢了。我只是清楚明白了这一点以后的有些东西又发生了些许改变,而这些改变都会带我去到更好的地方。
-
橘子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17 1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