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作记录,
既然看了就趁熱打鐵吧。不好看,這個內容簡直不能和名字相比,說起長恨歌,肯定是楊貴妃和唐明皇的故事,但是這裡面沒有一個人是,說程先生吧,他其實完全不在王的考慮範圍內,連長情都沒有何來長恨呢?這個故事很無聊,尤其遇到我這種讀者以後讀了就覺得越發無聊,和伊凡伊裡奇倒是有點像,都是一個平庸的人的故事。有点美,有点情商的女人的故事。我讀到這樣的內容的時候往往十分想要掙脫,因為自己以為我絕對不會活成那樣,至少現在是。其次,不是很喜歡作者,作者僅僅在充分地暴露出自己知道的所有,有關上海,他的過去,他的現在,其實他都暴露出來,反而越發顯得不夠了解了,我也不知道,我反正是這樣想的。其次就是,實在是受不了他非常規規矩矩的寫法了,就像是“我就是沖著拿獎去的”心思原形畢露。陳忠實是如此的,不過,正因為看過之後,合上書,他給我的複雜感受已經遠遠蓋住了為了拿獎的野心,所以才是厲害。而這本書,看完之後,讀者還是在考慮王拿獎的心思,因而也可見他並沒有俘獲我這個讀者。我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她講了什麼,以我的膚淺,很多東西我都很難概括出來什麼,或者覺得概括出來對作品是傷害。而他講的其實就是一個得了“上海小姐”這一榮譽的女人一声都被“上海小姐”“吃”住了。我明白他所想要表達的一些私人化的感情、一些人、一些事,或許他是難得的吧,很少有人寫這種內容,所以就應該多麼了不起了嗎?以及作者非得大段寫景物實在讓我無法投入心思去看,我無法想象出他描寫的是什麼,很多詞彙過於抽象,缺乏典型,過於賣弄。很多想要延伸出來的含義過於工筆,太刻意,且牽強。節奏把握的不好,人物出現都是為了他一人,離開的離開,跳樓的跳樓,癌症的癌症,墜機的墜機,誰死掉,對作者仿佛都無所謂。还有一个便是还好好活着的就没下文了,毛毛娘舅,你女儿的亲生父亲,上一段提到还是在藕断丝连,怎么接下来就没个下文了? 作者你忘了他的存在吗?那为什么突然到女儿结婚的时候又顺嘴说不请父亲来。
新人出現的太晚,我一個非常膚淺的想法,一部長篇裡快臨了了還出現幾個新人就會很煩躁,尤其是大段的背景介紹,有時候也是畫蛇添足,他們的故事遠不如他們出現後的故事多,那還要他們幹什麼?不知道別的了,就這樣。
——
太神奇了,越想越神奇,长脚偷金子的动机不成立啊!
其一,他人的肯定是长脚生命的内驱力,尤其是权势之人的。他可以无数个夜晚散尽千金,只为别人快乐。而自己却是丝毫不计较物质条件的。
其二,王琦瑶是红(忘了叫啥)最看重、亲热的朋友。而文中说了,长脚对那个红感情深厚,去苏州还是哪累死累活打工,回来花大价钱给她买国外化妆品。他俩多次到王家里做客,再怎么坏,起了觊觎之心,也不敢有贼人之胆吧。而且为了钱做出这种事的时候怎么不想自己当初的挥霍?而且他有各种各样不正当的方式赚钱,譬如已经做的:生意上耍心机赚钱。
其三,王有金子的事,前文还瞒得严严实实,后面就这么被长脚知道了,还是听了外面的传言,按传言发展,早在长脚之前,王就该被抢金子了吧。
王之死其实写得也是挺好
其一,这俩人都是隐藏的变态,一个听不得别人说她老,一个人禁不得别人说他装,装出来的地位和权势。所以当时就一触即发,变态神经发作,王就一命呜呼。
其二,作者终于借长脚的眼睛看到王琦瑶是多老了,但她的笔触让我生厌,她写出来了老巫婆的感觉,仿佛老=老巫婆,老就没有另一种形态了。开始几章节我还看得到一些作者对王的质疑,后来到了她到弄堂推针后,我几乎见不到王一点点不好了,溢出来的作者对她这个角色的偏爱啊。越写情节越狗血,无语。从作者这种隐含价值观中也可见,老在中国对女人来说普遍是不能接受的。哎,我也知道塑造的成分很多,现今尤甚。从古至今,杨贵妃怕老,美丽的女人都怕老,我还没见几个不怕的。还这样写真的有点无趣。以及她扎到我的是,小说中所有比王年纪大女人都被写的一无是处,比他小的,则并不放在眼里。几乎所有男的看到他都喜欢得不得了。
好吧~_~我表扬着又变成贬低了。
但问题是,
作者反复提及王擅长察言观色,说话得体。情商高的王琦瑶犯了不应该的错。
其一,别人闯进他家,她还主动开灯看看是谁?老姐姐,装睡保命才是最正常的策略啊。
其二,在本来可以保命的情况下非要激怒一个箭在弦上的人,你还提醒人家盒子上全是指纹。老姐姐,我笑了。
其三,按文中发展,王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她苦守她的钱干什么呢?女儿她也没这个给的打算,那个年轻人人家不要,长脚变了态度说只是借,可她为什么冷酷到严厉拒绝。猜测,她当然是为了用钱套住那个小年轻的,可是,你既然有这个执念,难道没想过,惹急了眼前这个人,你连命都没了,哪里还能再有得到小年轻这一说。给个白眼。这里完全说不通捏。
总结,王琦瑶不想活了。作者写不下去了。
后人分析这个角色,作者蕴含太多反讽我倒是一点看不出,真是如此的话,也藏得太好了吧(贬义) 我只看出她对这个角色沉浸式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