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产出爆款,两个月完成转型 ,她们有着怎样的方法论
“一个桃子还需要我们两个去摘。”闺蜜说。
“废话嘛,树上只有一个桃子,我们不要有点仪式感啊。你别摘啊,谁摘完了谁是狗!”女主说。
买完菜回来,女生竟然发现树上的桃子被闺蜜咬了一大半。
这些留言的粉丝中还包括游泳名将傅园慧。

短鱼儿发现,这个吸引了洪荒少女的账号,它的标签和视频内容并不简单。
01从美食转型搞怪剧情
目前「疯产姐妹」已经发布了35个作品,收获粉丝386万,星图给账号打下的标签为美食。

「疯产姐妹」初期的内容的确和美食有关,她们将镜头对准了小龙虾、牛蛙、烤鸭等菜肴,展示了闺蜜偷吃的情景。
在4月6日,「疯产姐妹」发布了一条和美食无关的视频,获得了相比之前美食视频两倍的点赞数。
近期「疯产姐妹」更新的视频内容,虽然有着美食的元素,但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美食教程、美食偷吃内容有很大区别。
特别是「疯产姐妹」点赞200万以上的5个视频,分别描述了:闺蜜投食、怂恿闺蜜要小哥哥电话,互赠六一礼物、翻拍短视频、闺蜜偷吃桃子的内容,反映了闺蜜间的搞笑日常。

账号初期和近期内容的巨大变化呈现出了「疯产姐妹」的转型态势。短鱼儿将「疯产姐妹」的35个视频按时间顺序和拍摄特点,将账号内容的转型分为了三个阶段。
02从数据不佳到爆款频出
- 第一阶段:3月28日到4月7日 。
这段时间「疯产姐妹」一共发送了6个视频,其中5个视频将美食作为主角,以第一人称视角记录餐桌前的闺蜜,镜头语言上,女主不出镜,闺蜜不露脸,制造了一种类深夜偷吃的画面感。
4月6日,「疯产姐妹」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布了题为《闺蜜的两幅嘴脸》的视频,这条视频并没有遵循以往的模式拍摄美食内容,而是偷拍了闺蜜服务顾客的情景。

截止目前,这条内容点赞高达37.5万,相比之前的美食账号内容数据高了不少。
- 第二阶段:4月9日到5月18日。
「疯产姐妹」发送了12个视频,视频标题变成了《闺蜜投食的日常》。在镜头语言上,第一人称视角记录的形式继续被沿用,但美食变为视频中的元素,不再作为“主角”出现。
而“闺蜜”则作为新元素设定在内容中,创作者以用户对闺蜜的绰号“贝勒爷”给视频制造新话题。
同时,第二阶段中的12个视频的点赞数和留言数都有明显上升,平均点赞数为:其中共诞生两个百万点赞视频和一个200万点赞视频。
- 第三阶段:5月20日开始
账号不再刻意将美食放入视频中,视频内容也完全变为闺蜜日常生活的情景剧,100万以上,200万以上点赞数据的视频频繁出现,发布的15个视频中点赞超过百万的视频占到60%。
从上述时间线整理看「疯产姐妹」第一阶段的视频是纯粹的美食内容,随后两个阶段的视频内容发生了转变,视频逐渐淡化了美食内容,融入闺蜜日常剧情的元素。
随后的「疯产姐妹」的视频,镜头语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之前的“喂胖闺蜜”的视频中,镜头只是对准美食,和不露脸闺蜜,而“闺蜜投食的日常”的视频,有越来越多的元素融入进去。
例如《闺蜜投食的日常(八)》中,开场的镜头以脆皮鸡引入,摇晃的镜头前出现了小巷甜品店的场景,随后闺蜜出镜吃播,视频的最后还增加了女主用可乐给闺蜜恶作剧的情节。
镜头前的元素不断增多,美食的话题被逐渐淡化,闺蜜的出镜吃播和元素场景的不断增加也为视频增加了话题性。
特别是用户赋予了闺蜜“贝勒爷”的绰号,成为视频中的热梗,促使着百万级爆款视频不断诞生。

随着“贝勒爷”话题的引进,网友们的注意点也从美食转移到了人物身上。
“我太喜欢你闺蜜这敞亮的大额头了”。 “贝勒爷好洒脱”。 “贝勒爷好好化妆绝对漂亮”。 “我很好奇闺蜜怎么每个工作都不一样?还有是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吗?”来自「疯产姐妹」粉丝留言
最终,“闺蜜投食”情节逐渐被“闺蜜的合租日常”内容取代,美食变成了视频中众多的元素之一。
03「疯产姐妹」转型的启示
现在「疯产姐妹」从纯粹的美食账号到记录闺蜜日常的账号的过程则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账号转型案例。
但同样也要注意,淡化美食对账号本身的标签是有影响的,如果直接将美食元素淡化,可能会造成粉丝的流失。
而解决粉丝流失最好方法则是先保留先前的元素,通过联想和扩展不断丰富视频内容,用另一个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将其替换。

就像「疯产姐妹」利用爆款视频的反馈,在后续视频中添加新元素,达到了账号快速转型的效果。既没有脱离美食标签,也为后续账号的账号的转型制造了很好的引子。
有了美食这个引子,就可以扩充更多的内容和元素,特别是为后续账号加入闺蜜的日常聊天内容,制造了基础。
近期拍摄的九个反映闺蜜日常生活视频中有七个视频都是百万以上点赞的视频。爆款视频的成批出现也说明「疯产姐妹」从美食账号转型成闺蜜日常账号路径的成功。
当创作者想要对账号原有内容进行转型,先通过数据和用户反馈找到视频中最吸引人的元素,然后用新元素去代替原有的内容。
当然这个元素不能直接代替视频的主要内容,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创作者需有意识地在视频中增强新元素的情节、延长曝光时间和频次。
甚至还可以将新元素当作视频话题吸引用户参与讨论,让用户逐渐建立对新元素的印象,最终变为用户接受的主题,实现账号内容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