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堂(整理中)
-20世纪初新疆经堂课本:
1、词法:
《连五本》《算尔夫·米尔》
2、语法:
《满俩》
3、修辞:
《白亚尼》《姆塔万利》
4、逻辑学:
《舍尔哈·舍姆欣耶》
5、诵读学:
《泰吉维德》
6、算术:
《胡拉算特·海萨卜》《泰哈瑞尔》
7、哲学:
《米巴孜》《萨德尔》《舍姆斯·巴里赫》
8、经注:
《嘎蕞》《砍沙夫》《奉夫西尔·凯比尔》
9、圣训:
《米什卡特》
10、教法:
《伟嘎耶》《伟嘎耶简编》《黑达耶》
11、教义学:
《奈赛斐信经》
12、苏菲:
《热什哈特》《麦克土布》《玛斯纳威》
13、教法原理:
《吾苏里·菲格罕》
-20世纪初内地经堂课本:
1、词法:
《连五本》
2、语法:
《遭五》《米苏巴哈》《麦拉哈》《满俩》
3、修辞:
《白亚尼》
4、经注:
《哲俩莱尼》《嘎蕞》
5、圣训:
《米什卡特》《虎托布》《艾尔白欧》
6、教法:
《伟嘎耶》《黑达耶》(参考书)
7、教义学:
《奈赛斐信经》
8、苏菲:
《麦克土布》《蓝马阿体》《米尔萨德》
-18世纪初,印度经堂教育典范——“尼扎姆大纲”课本:
1、词法:
《连五本》《黑达耶·纳合吾》《米赞》《麦沙阿卜》《算尔夫·米尔》《祖卜戴》《福苏素·艾克百尔》《莎菲耶》
2、语法:
《卡菲耶》《满俩》
3、修辞:
《白亚尼》《姆塔万利》
4、逻辑学:
《苏力塔尼·奥露米》《瑞萨莱·米尔》《孟拉·结利里》《苏胡拉》《库卜拉》《伊萨胡吉》《泰海宰卜》《舍哈尔·泰海宰卜》《古图卜》
5、算术:
《胡拉算特·海萨卜》《泰哈瑞尔》
6、天文:
《泰什瑞哈》《瑞萨莱·古什吉亚》《瑞萨莱·恰合敏》
7、哲学:
《米巴孜》《萨德尔》《舍姆斯·巴里赫》
8、经注:
《哲俩莱尼》《嘎蕞》
9、圣训:
《米什卡特》
10、教法:
《伟嘎耶》《黑达耶》
11、教义学:
《奈赛斐信经》《舍尔哈·麦瓦给夫》《舍尔哈·结里利》《米尔扎黑德》
12、教法原理:
《奴如里·艾奈瓦尔》《讨蕞哈》《穆散里姆》
经堂教育分小学教育(麦克泰卜)和大学教育(麦迪热赛)。小学教育教识字和阅读、灌输基本伊斯兰信仰为宗旨,大学则上升到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人文学科。
在现代国家教育体制形成以前,经堂教育就是穆斯林地区的初级国民教育,是民间自发形成的教育机制,或宗教团体创办的文化机构,受国家保护和支持,甚至有些就是官方办的,或官员以个人名义办的。至今穆斯林国家许多地方,儿童的启蒙教育仍然由经堂承担,而非穆斯林国家,经堂教育成为伊斯兰的启蒙教育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途径,因为国民教育提供不了宗教启蒙所需的知识。
18世纪后中国经堂教育受印度(尼扎姆大纲)影响。
【—公元711年伍麦耶王朝穆斯林军队征服印度,将信德和旁遮普置为哈里发的一个行省,并入伊拉克总督辖区。
—10世纪中叶,阿富汗人在印度西北部建立葛兹尼王朝(961-1186),统治了北方山区平原,强推伊斯兰。
—1192年,廓尔王朝(1151-1206)统治者攻克印度德里,在印度建立了穆斯林政权。
—13世纪,仅德里一地,经堂学校就有一千所。
—莫卧儿王朝(1526-1859)建立后印度的经堂教育规范化。
—艾克巴尔大帝时期(1556-1605)帝国权力集中,国库充盈,特邀著名经师番特洪拉·设拉兹(1589年卒)从波斯到印度兴办教育,他用随身携带的大量呼罗珊和中亚地区当时流行的教科书订立了教学大纲,确立了课本,在帝国推行,此大纲在印度经堂教育中沿用了两百年,几乎没有变动。
—到18世纪初,勒克瑙的尼扎姆学院脱颖而出成为典范,校长尼扎姆在番特洪拉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尼扎姆大纲”风靡全印度,也传到周边地区。大纲流行后很快传入新疆,由新疆传入内地。】
而中国新疆在10世纪已经有了经堂教育
【—915年,喀喇汗王朝的布格拉汗皈依了伊斯兰教,在新疆推行伊斯兰,仿照中亚经堂大学在喀什建立了新疆第一所经堂大学(这是我国最早的伊斯兰教经学院,规模之大,学科之齐全,堪与中亚最好的大学相媲美)。
—叶尔羌汗时期(1514-1680)仅在首府叶尔羌一地就有10余所经堂大学】
内地经堂教育在16世纪形成
【在内地,经堂小学教育始于唐朝“蕃学”,是移民到中国的穆斯林解决后代宗教教育和信仰传承私立的教育形式,移植于母国的宗教教育模式,另也有官办,培养翻译人员或外交官员。而经堂大学教育经过唐宋元三个朝代的发展,内地穆斯林的结构发生变化,以汉语为母语的穆斯林群体出现(回回),在明朝有了讲授高深伊斯兰理论的大学】
18世纪以前中国经堂教育主要受中亚“河中地区”,特别是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