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
天赋观念批判
《人性理解论》。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论有个重要论据 就是所谓的“普遍同意”。即认为诸如上帝的观念、几何学的公理与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等等都是人们普遍同意的,因此是天赋的。人们“一运用理性就知道这些原则”。洛克反驳,如果需要理性才能发现这些原则,恰恰说明这些不是天赋的 而是通过推理得来的。(对天赋的思辨原则批判)
洛克考察了公道、信义、遵守契约等到道德原则。得出结论也是这些原则并非普遍的,例如以欺骗和抢劫为生的人就不会同意。(对天赋实践原则的批判。这是非常浅显的,要等到康德的纯粹实践理性。)
又指出,上帝的观念不过是对自然事物运动的第一原因的一种推测,也是推理的结论,而不是天赋的前提。(从根本否定一切天赋观念)
观念的两个来源
《人类理解论》明确提出“凡在理智之中,无不先在感觉之中。”
感觉与反省是我们观念的两个来源。反省是对心理活动的注意,让我们获得了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等等心理观念。
两种观念
简单观念。指感觉与反省
复杂观念。对简单观念的组合、比较与抽象。分为三类。
“样式”(modes)或是简单观念的集合,如“一打”、“二十”;或是不同的简单观念的混合,“美”是形象与颜色等等组成,“偷盗”是“物主”、“所有权”、“变换”等等观念的组合;
“实体”(substances)也是简单观念的组合体。一种是简单的实体观念,人或羊;另一种是集合,军队与羊群;
关系(relations)是对简单观念的比较。父与子、大与小、因与果。
两种性质
人心通过感觉和反省得到直接获得的是“观念”;物体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是“性质”。
第一性质诸如体积、广袤等等认为是物质的真正肖像,归于客观存在;第二性质如色香味归于主观感觉。这种二元分类的矛盾尖锐,使洛克难以论证。
两种实体
把简单观念寄托的称作“物质实体”;来自反省简单观念寄托的称为“精神实体”(如怀疑、恐惧等等)
两种本质
“相称的观念”说。一切简单都是相称的,实体观念则不同
知识的等级、可靠性与真理
“所谓知识,就是人心对两个观念的契合或矛盾所产生的一种知觉。”
洛克把知识理解为观念与观念的符合,而不得观念与客观物质对线的符合。
观念构成了知识的基础,来自感觉与反省;知识则来自于观念,因此“知识的范围比观念的范围更为狭窄。”
社会政治思想
组成国家前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平等状态。而没有一定法规则可能受到损害。人们有权推翻政府。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