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明年换了空气,再好好做事”——《鲁迅全集》第十八周
鲁迅从厦门写往广州的信,就像是上了一堂青椒预备课。
“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至少现在,也还不是“这样的时候”。所以,对教育、对自己、对学生都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学校也不是什么安宁祥和之地。是是非非、为名为利,随处可见。可以自我隔离,让那些是非都与己无关。借用他的应对方式:“惟一的方法就是少说话”。
在他看来,做文章和教书是“势不两立的。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而在现实中,哪里不是要求“科研与教学并重”,否则,评不上职称,提不高待遇,只能继续过难过的日子。
“人到无聊,便比什么都可怕,因为这是从自己发生的,不大有药可救。”很认同这一点,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最空虚、最无奈的表现。比起实现人生价值,现在的工作,更多像是为了维持生计。因此,不能把工作当做一切。语言学习、课外阅读、健康运动、天伦之乐,可以去做的事情多着呢。
“我想此后只要能以工作赚得生活费,不受意外的气,又有一点自己玩玩的余暇,就可以算是万分幸福了。”我的目标,亦是如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