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彭凯平教授《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熟悉彭凯平教授是从阅读他主导编译的社会心理学丛书开始的:《自我》、《亲密关系》、《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和《决策与判断》。阅读体验的愉悦感充盈扩散至对其学术论文和著作的追寻,他是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研究方向是积极心理学。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分支,积极心理学不等同于心灵鸡汤,更不是宗教信仰。它是建立在科学原则基础上的一个新兴领域(科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相对的真实性。即不能否定事实和论据)。研究的主题有“对美的追求,创新精神,道德、信仰和幸福等”。
(对,心理学流派中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并不是科学,是艺术。所以不要与之信徒去争辩,否则你会被诡辩成有某种精神情结的患者。)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是彭凯平教授和闫伟博士的合著,一本非常不错的心理学通俗读物,其中的章节如负面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认知和亲子家庭教育等值得细看。
1
学术理论的兴起会受到社会现实需求的驱动影响。像上世纪初美国经济大发展时期,心理学机能主义代替构造主义,之后是行为主义大行其道。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扩大化,引发出个体焦虑和迷茫等诸多社会心理问题。抱怨和戾气渲泄可能缓解一时焦虑,却无助于解决自身积累的困境。
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
从大的层面来看,社会多数群体需要培养积极乐观心理,因为从发展的逻辑来分析“悲观者可能会收到观点正确,但只有乐观者才能赢得投资收益。”微观层面,自私的基因从博弈论的角度告诉我们,积极心理学有助于个体摆脱内卷效应,获得更有意义的快乐生活。
日常生活中,其实普通人很少被工作和生活逼到必须破釜沉舟的境地,但多数人很容易被热点新闻中极端的案例事件情绪卷入,并将其放大和普遍化,当自身在面对不确定因素时,因过多接纳负面情绪,判断和决策时会厌恶风险或消极心理而选择原地踏步。
因为选择的偏差而导致的机会丧失。不愉快的体验反馈到个体自身认知上,又可能会错误归因,进一步强化消极情绪。个体又因无法管理或正确认知某些负面情绪,内心里便选择逃避和否认其存在。
这种情绪负循环的案例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极为普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因为经济发展房地产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价格快速上涨,国家主要采取行政手段管控价格,限制交易资格,给予刚需者买入机会,但一些刚需者将房价上涨归因政府和开放商贪婪,渴望价格大幅回落,却罔顾市场其他参与方,和众多不同阶层群体的博弈,屡屡失去机会。
很多人叹房价高企,房价与人均收入PE值超过50,极度不合理,但多数人却不愿意正视一个事实,这个社会群体发展并不均衡,高收入群体比例不高,但绝对值数量很多,如果将房价与该类群体人均收入比较,PE值可能回落到20以下,这就是某些大城市房价坚挺的逻辑理由。我们首要目的是为了买房自住,最好能保值升值,为什么情绪上总要盯着开放商赚了多少呢?
让我们产生情绪反应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所以智慧的,积极的认知是调节情绪的特别重要的能力,情绪离不开智力的帮助。
一个人若总是关注自己无法控制、改变的部分,就会形成“无助-绝望”的恶性循环。超越自我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2
当个体遭遇到挫折该怎么办?书中提到了五点建议:
第一,分离。通过严密的逻辑归纳,在认识上把那些矛盾的思想和感觉分离出来,以避免内心的冲突。发挥主观能动性,预防此类伤害未来再次出现。
第二,补偿。强调自己具备的某些有价值的特质,以弥补客观或主观存在的一些缺陷。
第三,升华。将个体欲望和冲动转化为能够被社会接纳和赞许的目标。
第四,幽默。善用幽默的语言来缓和气氛,化解焦虑。
第五,利他的公益行为。
谈谈对第五点的感想。为什么要有利他的公益行为。市场经济学、博弈论和心理学在这一观点上竟然殊路同归。
经济学从信用角度来分析,利他的公益行为有利于提升实体信用等级,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使市场流通更为顺畅和效率更高。博弈论则从群体博弈角度,对方的利他公益行为加上个体自身的理性约束能使得双方的收益最大化。
心理学,则从跟踪实验研究发现: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心理更健康,他们更活跃,更积极,敢于迎接挑战,抑郁症患病率比其他群体更低。
有一句政治标语“为人民服务”。近年来遭到了很多人的解构和歪曲。若将人民改为普通大众,将省略的主句补上“精英群体”,在政治学上就极具有时代特征。精英群体擅长效率,而普通大众渴望公平。国家发展需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并保持稳定。精英群体或许会辩解他们也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先富裕起来,公正公开,普通大众不应仇富。但社会群体结构具有多样性,过度追求效率必然会牺牲公平,那么率先受益的先富裕的群体是不是应该回过头来帮助“未富群体”-广大的普通大众?这种先富帮助后富的行为,客观上不也是一种利他的公益行为么?
3
人贫穷时要有德,人富裕时要有志。
当身处贫穷时,资源全无,需心地善良,积极乐观心态建立自身的信用,莫好走极端留下不可信的刻板印象,而错失潜在的机会。当富裕时,手握大量的资源要素,需要有更广阔的理想,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在帮助他人中成就自我。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说,真正的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想到了《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一句拗口台词: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情。
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