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考点归纳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
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
①具体科学都是以自然或社会领域中的某一方面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是具体的,限于特定的领域,而哲学以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为对象,它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由于哲学是世界观,所以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提问方式和问题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
②具体科学也具有理论性,但具体科学不研究作为研究主体的自我与对象的关系,只研究对象自身的规律。而哲学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而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③具体科学表现为关于某一领域的某种具体知识,哲学则是对包括社会和人在内的世界的宏观把握,表现为一种哲学智慧。
(2)哲学智慧不同于实证知识
哲学智慧与实证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要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依据,但它又不是这些具体科学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各种知识中蕴涵的普遍规律和意义的揭示,这就是从科学知识到哲学智慧的升华。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又极为密切
哲学不能脱离科学。哲学需要通过对科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离开科学的所谓哲学智慧只能是“假(假话)、大(大话)、空(空话)”。
3.世界观与人生观
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既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世界观包含着人生观
世界观理论从总体上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论证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阐发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通过对人的活动的规范和引导,实际地塑造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②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必然渗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人对自身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从根本上说,人生观是一个如何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问题。
(2)人生观问题的根源
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①人是源于自然的存在,然而,源于自然的人类又是力图超越自然、寻求自由的社会存在,这就是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②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存在,然而,现实的人总是不满足和不满意人的现实,力图把现实变成人所希望和向往的现实,这就是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③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然而,人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去超越有限的人生,让生命显示其历史的意义,这就是人的生命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3)人生观的内涵
①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理解,并具体地表现为对生与死、福与祸、荣与辱等问题的看法。
②人是社会性的存在,在人生观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人类等关系问题。
③人生的意义,是在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当中体现出来的。正确的人生观会拓宽人的生活视野,深化人的生命体验,升华人的人生境界,引导人的理想追求,使人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以及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实现人生的价值,提供了科学的人生观。
4.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
哲学自身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等紧密相连,以文化为土壤。哲学在文化中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1)哲学既依存于文化,又以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文化发展的导航器。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并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既是各种文化形态的凝结,又是贯穿各种文化形态,使其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串线。
(2)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3)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它自身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哲学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指哲学的积极方面。对待哲学传统的问题,要使传统中优秀的文化在当代得到发扬,又要使当代文化从传统中吸取营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研究包含许多领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许多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贯穿各个领域和方面,决定整个哲学体系性质,并对解决具体哲学问题具有支配作用的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1)恩格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提出
恩格斯鲜明而完整地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他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认为哲学基本问题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
①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
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关于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恩格斯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论断
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是以理论的方式浓缩地再现了哲学发展的历程。
①人类的哲学观念首先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开始的。
②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开始产生了系统的哲学思维。哲学迈上文明舞台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学。西方古代哲学的本质特征就是探讨精神和自然界、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西方近代哲学的研究重点发生转移,即由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转向第二方面。
(3)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任何一种哲学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这两个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看成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问题。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答,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科学解答。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正确解答,又离不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科学解答。
(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构成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哲学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