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辰——生命的浪漫
来自星辰——生命的浪漫
曾有人说,“我们身体里的每一粒原子,都来自一颗爆炸了的恒星。形成你左手的原子,可能和形成你右手的,来自不同的恒星。”
对此我深信不疑,偶尔会梦到自己化作一个粒子,在体内神游。身体里那么多山川湖泊,弯弯绕绕,河道时而闹如水市,时而顺流而下,一泻千里;山川时而巍峨庄严,时而如儿时家乡的小山坡;整个过程蜿蜒流转,奇异壮丽,醒来后恍然隔世。夜深人静,年幼的我喜欢遥望繁星,思索漫漫宇宙,浩瀚苍穹,我们分别来自哪颗星星。星辰粒粒,月辉轻洒,相对无言。

夜空下的少年转眼长大,小时候的月落星河,蝉鸣蛙跳已难觅踪迹,一直陪伴的,是大部分时候都云遮雾掩的夜空。著名科幻作家,《三体》作者大刘(刘慈欣)曾说过:“敬畏头顶的星空,并时常仰望”,仰望星空是人类对知识求索的本能,而关于人类的终极问题也必将会在星辰中找到答案。长大后,偶尔仰望星空的我,慢慢丢弃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捡起了更多的世俗烟火气;但会敬畏星空漫漫,人类渺小,如蚁群如菌落如漫天繁星,庸庸碌碌,悠然自得。而对于浩瀚苍穹来说,同样渺小的星辰终其一生,守护我们,从未停止闪耀。
从小生长在这片天地,这个地球,拥挤人潮,海海人生,我们都是浩瀚苍穹里的沧海一粟,如同星辰一般燃烧着生命力,直至老去。每段生命,都在不停的相遇和告别,偶尔不期而遇,生根发芽,却也终不舍离别,离别或伤感,或平淡,或相思无言却又内蕴汹涌,有些只是暂离,更多的却是再也不见。
“其实离别也没有那么可怕。最多几十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棵树上相邻的两颗花朵,就能变成同一株小草上相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不一定会湮灭,而我们,也许会又在一起。”
我想起王小波的话:“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每段生命的不同追求,造就了其不同的生存意义,我们称之为理想。人类确实很奇妙,个体的差异使得每段生命都具备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思想,每一段思想的碰撞都会诞生更多的理想,人类文明就在各种思想的交汇中形成了漫漫历史长河。我们站在下游回溯,上游的惊异瑰丽,许多年后,后来的文明又会回溯我们,这样生生绵绵,传承不息。
有一位叫卡尔·萨根的人类曾经说过:“你我皆为星辰之子,每一个细胞都书写着整个宇宙的历史,当你凝视自己,也望见了宇宙的轮廓。”我想,这或许就是你我如星辰般闪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