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助孩子改掉学习的坏习惯!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作为家长,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到底差在哪呢?其实,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是由习惯导致的。
如果孩子没有认真听讲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不具备主动探究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
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一、学习无计划
不会主动安排自己该学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走。
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学习有条不紊,自然事半功倍。
二、学习时间不固定
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多学一会儿,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也学不进去。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大量的知识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事倍功半。
三、学习不定量
平时该学的没学好,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都欠账,该做完的作业也欠账,该复习的知识还欠账。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靠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
四、学习马虎
上课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快速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马虎在孩子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五、不懂的问题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多向别人问问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六、听课不认真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听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中去了。
课堂时间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后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