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二
人。
我喜欢拍照然而我少拍人。除了拍得不好外,最大的原因是,我对人没有太好的脸色和态度。比如,对狗狗猫猫,我会非常甜蜜地说:“姐姐回来了,看姐姐。”然而,对于爸爸妈妈等等人,呃,好像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个人一样。
然而,现在,我开始关注了人。
不关注人,不向人学习也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孤独,无助,自己在人的社会里表现地非常失措,年纪一大把了,还得从幼儿园阶段开始学习做人。学会做人真的是一名功课。尤其是社会关系中的人。当然,这个交给修身养性和社会实践来解决。对于,平常人,问题不大。?至于社交障碍等等人群,不知道从何解。只要有自我意识的人,应该都可以学会做人。?
而我关注人,却不是因为没有关注人的劣势原因。反而是我关注了人,才开始反思自己。
从一出生,一个人的世界涌入的除了环境,就是人。
我的记忆里,有树林,有秋千,有吊床。树林是人栽种的,因为有一天树林会因为修路被砍伐消失。秋千是人搭建的,因为那是一位爱女儿的父亲在屋顶安置的秋千架,我从来没有玩过那样的秋千架。因为吊床会引来姐妹之间的争宠,因为我霸占秋千,我被打了一顿。
我的记忆里,有庭院,有饭菜,有鸡鸭。
庭院是不同的,李奶奶家院子周围有大石头护住的小块园子,有水缸,水缸的瓢是葫芦做的,很结实,很耐用,很好看。姆姆家的院子和我家的院子连着,有个坡,顺着坡,我划着妈妈买的自行车,学会了骑自行车。?我进城的一个不适应感就是生活状态和生活风貌不舒服,没错,给人打工的感觉,而不是生活的感觉,而城里舒适的那部分人,往往出国住大花园大别墅去了,城市生活面貌非常难堪?姆姆家的饭菜我在吃饭的时候把炒菜的油都拌饭吃了,太好吃了。?所以我几乎不剩饭,我应该是喜欢米饭吧?灾难发生以后,隔着一道倒塌的墙基,围坐在对面的姆姆拿着一个大鸡腿,对我说:吃不吃。那是被压死的鸡。?要吃奶奶养的鸡,那也必须是意外死掉的鸡?隔壁的婶婶远远走过来,拿着一块煮熟的热乎乎的土豆给我吃。饿是什么滋味我记不住,因为我总是在快饿的时候恰好地止住了饿。?门前那条小路的故事,帐篷故事,那块小田,那些菜草狗,埋狗的地方,到别人家玩。黑漆漆的,但是很安心。?老家后坡是邻居家?那种漂亮的贵妃鸡。鸡蛋味道是不同的,外婆家喂养的是小麦,奶奶家是草和玉米。?我进城以后有些地方不适应,就是食物,你可以说我娇生惯养。我确实在食物上富养了。所以在新的地方,我基本不出去吃,因为看起来就不好吃。或者打着好吃的名头却价超锁值。?同学吃着好吃的时候,吃着剩下的辣椒的时候,我很惊奇?这也能吃?鸭子,灾难那年,我实打实当了回养鸭小能手。这种和动物打交道的生活很舒服。我不过是恨死了老鼠吃了小鸭子的头。真是臭老鼠,人人喊打。每天也不过是找找狗,把赶出去的鸭子找回来。意外死的鸡认为是蛇咬死的。现代生活也是有的。把巧克力呀,果冻呀,从井下提上来,冰凉冰凉的。很舒服。那个竿子,是我亲自去竹林选购的。?杨爷爷家的院子,树林。?
?我的三个小学校?我的成长成就来自这个小学校。教育公平让这里不曾遗失。我该受的教育样样不少,而且我恰好当真了。?
现在,学校还在出佳绩。这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