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记
最近做了个手术,肩膀盂唇损伤,术后需要戴六周护具,所以目前自己是独臂大侠了。
自从成为了过儿之后,我发现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神功,虽然我半部金庸的小说都没看过,但是通过小时候其他同学和电视上的耳濡目染,我也了解了萧峰的降龙十八掌,段誉的凌波微步等等,而对于杨过,我了解的只有他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
我伤的是右肩,导致很多活动的压力都落在了左手上,但由于习惯,很多的动作只有右手会,所以左手需要学习很多东西,比如使用筷子。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技术活儿,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说,一千个人中有一千种使用筷子的方法。现在距离我手术已经有两周了,我的左手仍是只能用蛮力维持食物的稳定性,而且适用对象只有比较容易夹起来的,比如土豆丝,如果吃的是宫保鸡丁的话,双手健全的我会选择用右手慢慢悠悠夹花生吃,而现在的我只能选择放弃或者用勺子。
左手虽然略显笨拙,但仍是可以完成大部分生活必须的动作的。当时同房间同时做手术的三个人里,只有我是做肩膀,剩下两个大哥是腿部跟腱问题,感觉他们接下来的生活会更不方便一些,毕竟连撒尿可能都需要家人帮忙。
其实肩膀疼这个毛病,已经困恼我两年了,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是怎么伤的,我能够回忆到伤到肩膀的运动,一次是跑步时候摔倒双臂支撑着地,当时把右手伤了,没感觉右臂有什么不适;另一次是在怀柔青龙峡玩的时候,攀岩,虽然下来时候除了累也没感觉有什么异样。
最初疼没怎么当回事,就去离家很近的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医生问了问病史和运动史,觉得有可能是在给公司换水时候不小心拉伤了肌肉,导致了肌肉粘连,建议我做一些理疗。这个理疗还有点意思,样子有点像手枪,但枪口是平滑表面,用枪口抵住我的肩膀疼痛部位,不停的震动,叫做打冲击波。
打了三四次冲击波后,虽然打完会有缓解,但是其实效果不大,后面有一次大夫问我,你平时主要做什么动作会痛,我说往后背的时候,右手够不到右肩胛骨,因为越往上越疼。
“那你平时经常做这个动作么?对你平时生活影响大么?”
我想说我不经常做,但我也不希望动作受限,可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冲击波疗法应该是没用的,就没再跟大夫掰扯。
这个病的好处是,除非我做某些动作,否则它真的不疼,某些动作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有一次我把买回来的鸡蛋,往冰箱上的格子里放时,重复向上动作过多,有点疼,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对我的生活影响比较大了吧?于是我又挂了个积水潭医院的号,准备再去看看。
积水潭医院是以骨科出名的医院,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科室独此一家,比如手外科,属于骨科的细分,一般的医院应该都没有开设。我抱着朝圣的心理到了积水潭医院,大夫给了我一个非常不靠谱的诊断:肩周炎。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应该是肩周炎,不过年纪确实小了点,吃点药吧。”
于是我吃了俩礼拜肩周炎的药,但肩膀仍不见好转,判断标准仍是后背无法够到右肩,这时我就有点想放弃了,因为确实对我平时的生活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偶尔疼,忍一下算了,我是这么考虑的。
这期间我也试过一些不靠谱的方式,比如去做按摩的时候,觉得他们专业按摩的应该也懂一些,就尝试跟师傅们交流,他们给的答案是,如果你做某些动作受限,那就要不停尝试,疼就对了,做多了就不疼了。
我不知道师傅们是不是在说肌肉记忆,但是他们在帮我往后拉的时候,我是真觉得这胳膊快废了。
我就这样时好时坏得过了一年多,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鬼使神差的想去看看,想当初我媳妇的腰间盘膨出是宣武医院的一个返聘大夫看好的,就挂了这位大夫的号。
大夫还是像多年前那么精神,让我做了一些简单动作指出疼痛点后,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肯定不是肩周炎;第二,应该是肌肉的伤痛,原因应该是我锻炼时候,平板支撑给肩膀的压力太大导致的。然后给我开了一些口服药和贴的膏药,说一个月就能好了。
我很激动,看来还是得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再牛的医院也有混事儿的大夫。但最后的结果,只能说这位大夫只是一部分正确,因为贴了一个多月膏药后,肩膀还是不见好转。
在北京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这里的医疗资源真的很丰富,一个不行换另一个,我就不信没有真正明白这个病的大夫。在网上研究了好多资料之后,决定再次出发,前往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这次的大夫更认真负责一些,给我分析了肩膀的构造以及我的疼痛点应该是属于肩袖,所以他推断是有一些积液或者炎症,需要拍核磁协助判断。
我最近在看的一个美剧叫做豪斯医生,每一集他都会处理一个别的医生无法诊断的疑难杂症,过程基本就是尝试治病--治错了出现了新的症状--结合新的症状和病理再治--再出现新的症状,病人快死了,Dr.House灵光乍现知道了病人是什么病,然后妙手回春。当然,有时候也因为病人得的是绝症,那只能让病人等死。几乎治疗每个case,都需要做MRI(核磁),所以我得知需要做核磁时,心想终于要真相大白了。
所幸我这个病没那么复杂,我拿到了核磁结果,显示是有积液,回到北大第一医院,大夫看了说没大事儿,开了一些西药膏药,热腰包和依托考昔片。依托考昔片是治疗一些骨关节炎症的药物,我吃了一个月后又去开过一次,总共治疗时间应该有两个月,结果这个肩痛仍在,到这里,我觉得它应该算是顽疾了。
每个医院的骨科都是一些非常健康的存在,这里的病症不存在传染性,不需要研究具体原因,只需要哪儿疼治哪儿,所以骨科的大夫大多身体和精神都不错,我甚至在宣武医院看见过骨科大夫趁着没什么病人,休息时做一些简单的肢体放松运动外加喊口号,像极了早上公园里打太极的大爷。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之后我又去到了朝阳医院和丰盛骨科专业医院,两家大夫给出的诊断差不多,虽然有核磁结果,但他们觉得积液不是大事儿,朝阳的大夫说有积液就对了啊,因为积液是润滑肩部各个部位用的,但他无法解释疼,问我做什么运动,我说很少用肩膀的运动,偶尔跑跑步。
“可能就是跑步导致的,因为跑步你得前后摆动肩啊。”
我觉得再这么看下去,可能下一步大夫们就建议我连走都不要走了,每天只需要躺着站着坐着,这让我想到了有个哥们说他的邻居,每天出门坐平衡车到自己的车位,然后开车,两脚不占地,我当时觉得他可能是深信本山大夫的“两脚离地了病毒关闭了聪明的大脑又占领高地了”,现在我觉得他可能只是肩膀痛。
去丰盛医院纯粹是听信民间对于这家神奇中医骨科医院的传言,然而传言终究是无法治疗我的顽疾,只是让我的药箱又多了几贴膏药。
最后,我选择了北医三院,几乎是北京治疗骨科医院的金字塔尖,之前之所以不来,只是因为它离我太远了,北京的东南五环到西北四环,跟异地恋没什么两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