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流时刻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很感谢社长和徐徐想的这个题目。仔细看了一下心流时刻的知乎定义,这个词描述了在高挑战度和高技能水平的条件下,聚精会神到忘我的工作状态。而低挑战度和低技能水平会导致麻木或无聊的状态。
回想了一下,拥有这种心无旁骛的时刻真的很稀少。娃随便叫我一下,我就得马上反应呀,窗帘得打开吧,早餐得摆好在桌子上吧,做得不好总有人有闲言碎语吧(中国男人的通病)。离开家上班的时间,真的是难得聚精会神的时刻,资本家们为了利用你的聪明才智,把环境和体系设计得足够激发你的才能,舒坦地发光发热。
最近因为疫情一直在家,少见的心流时刻来自一边做着体力劳动的工,一边听知识--薛兆丰的《经济学》专栏。
经济学家搞出很多定义,然后在各种解决办法中平衡。我觉得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历史上的各种有名的经济学案例分析,原来我纠结到伤肝的问题原来50年前甚至几百年前就有很多人充分讨论过了。这些例子都很宝贵,因为碰巧有需要均衡的各方面都凑到了一起,这到底应该考虑什么就很值得去想,然后再把时间拉长到几十年看发展和结果。
以往我看问题,有遇到难题了,就喜欢把难题感性化(某人是坏人,就是想欺负我),然后解决办法也是感性化的(我要给自己吃一个甜甜的冰淇淋)。后来我情绪化的偏头痛越来越明显,怎么自救?
我是一个传统的理科生,学的是数理化,我知道化学帮不了我认识这个社会,于是我懊恼地转向心理学,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试图了解“人”。后来发现只了解人性是不够的,这段时间学习经济学让我体会到“理性地解决事情”的魅力。
人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技能”的呀。
薛老师的专栏真的太受欢迎了,也成为了我每天必打开的内容频道,足不出户在家就可以听好的知识,确实很幸福。我们成年人真的太需要“好的知识”了。
看世界、看宏观,这是最近我给自己定的方向。“生活中的鸡零狗碎”永久存在,我选择不去看。愿好的知识、技能充盈你,慢慢应付更难的挑战,拥有更多心流时刻。
© 本文版权归 豆友208457420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lovexuxu_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8 13: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