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作100天-2-D12-《记账》
本来打算写理财的,后来觉得就我这点理财知识,估摸着三句话都不到就露怯了,一点资产也是在狂风巨浪里飘摇,韭菜的边我都没够着,何况是被割。但对于金钱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我觉得比较重要,是记账。
妈妈说我是数貔貅的,只出不进。从小就是到我口袋的钱,就别想再掏出去,但我对自己也很舍得,很小的时候就会去买一些同学不舍得的高档文具(这个喜好延续到了现在),周末和父母出去会很大方的去买娃娃头雪糕,当然回到家还是想方设法要回来。姥姥会说我:就是个小财迷,打小就坐在床上玩分分钱嘎嘎嘎的笑。
家庭环境原因,父母没有亏待过我,但也没有让我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上大学的生活费也只是够花,我也不会刻意的去节约或者理财。记账的时间应该是从开始有了第一个10万开始,我期盼着能从10变成20,20变成30,结果突然有一天我发现,10变成了8,8变成了6,当低于5 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我的钱去哪里了?虽然当时对大的开支对上了数,比如第一个奢侈品包包,出国游,给家里换了电视和冰箱,但回过头心里还是有点空落落的,从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记账。
刚开始就是简单的记录支出,没有对比,没有统计,也没有什么思考。后来看着满满一本-8元,-28元,-88元等等,觉得毫无意义,之后就开始做半月复盘。
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花费按照个人消费习惯分开:
分类:家居,生活支出,美妆,服饰,家人,社交,交通,猫,外卖,零食,菜。
其实从快十年的记账经验来看,上面这些分类,足以囊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居:纸巾、洗浴用品、我喜欢买锅碗瓢盆,家里添置个水壶,茶杯,或者其他摆件;
生活支出:水电煤气网通讯,车贷房贷各类贷。
美妆:女孩子都喜欢买买买,每个月统计会有对比性,而且可以避免囤货。
服饰:衣服鞋袜,按照季节添置,或者全年计划添置。
家人:这个主要是因为结婚,避免家庭矛盾列支的。婆婆买了啥,妈妈买了啥,要买一起买。
社交:人情开支在一段时间内,真的是我很大一部分开支,分类之后,就开始有意识的减少无意义社交。
交通:这里面会把打车的钱单独列出来,有段时间真的懒到极致,也真的是膨胀,去哪里抬腿就打车。月底统计吓了一跳。
猫:作为一名特殊的家庭成员,开支也要单独列出来。其实不生病,养猫真的不贵。
外卖、菜、零食:单独分开,也是因为之前只是笼统的记为了餐饮,结果发现开支有点离谱,分出外卖之后,真的扼制了很多。超市小票需要留着,回来做个简单分类,如果小票丢了,一般就按照采购种类大致分摊一下。奶茶咖啡看起来也没喝多少,一个月下来,还是很吓人。
最重要的环节:对比
半月对比有的时候并不准确,因为很多水电气等都在上半月,贷款都在下半月,所以建议还是按照月为周期进行对比。对比的好处就是,在下个月你会发现,消费类的金额会有断崖式的下落。比如这个月零食开销1000+,喝奶茶这些用了600多……确实有点恐怖。结果第二个月,就花了100块,只买了三杯。良好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都会从账面上一点点的反馈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