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晓辉在伯克利分校的语言学讲堂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言本位观点
邹晓辉在伯克利分校的语言学讲堂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言本位观点
已有 2809 次阅读 2011-5-4 02:12
|个人分类:语言学基础研究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 大学, 语言学
言本位的语言观,是笔者在修订2009年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期间明确的一个基本观点。它是在对汉语理论界不同时期提出的几个理论或语言观,如:词本位(马建忠《马氏文通》)、句本位(黎景熙《新编国语文法》)、短语本位(朱德熙《语法讲义》)和字本位(徐通锵《语言论》)系统研究的基础之上,经过2009年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期间笔者展示自己提出的“八大字类”和“八大语类”的基本关系图(分三层两个界限)讲述清楚“语言的字即言”和“文字的字即(大小字符的)符”之后,可以说已经明确地澄清了字词之争的一个非常根本而关键问题,即:在汉语中,文言的言即字,白话的言除了字还增加了从外语引进的词——而这正是学界长期争论不清的地方。由此可以下这样一个断言:以汉语为例,采用汉英比较的方式进行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将有可能发生一个转向——言本位转向。这就是笔者在那篇论文“字与词的义项分析——论汉语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贝克莱大学)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讲述的一个中心论点。
下面结合一组示意图和课堂上讲授的照片来加以加以介绍:

在语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解决它的“语义三棱”大背景之下,普通语言学的语和言以及字之间的两组基本分类框架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

普通语言学的语言、语和言以及字之间的两组基本分类框架示意图

邹晓辉在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介绍自己的语言学基础研究成果(普通语言学部分)

邹晓辉在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讲述自己对语言学界大师们的几种不同的基本语言观的比较研究成果

邹晓辉在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介绍自己的语言学基础研究成果(形式语言学部分)
摘自:邹晓辉.字本位与汉语形式化[A]徐通锵、潘文国、杨自俭主编《字本位理论与应用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 ISBN 9787532859153

邹晓辉在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介绍自己的语言学基础研究成果(由形式语言学如何推广到形式信息学的部分)
摘自:邹晓辉.信息学基础研究[A]马蔼乃、苗东升、姜璐、闫学杉主编《信息科学交叉研究》[C]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年 ISBN 9787533870

“语义三角”如何被邹晓辉发现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语义三棱”的语言哲学新观点。
摘自:邹晓辉.重构“概念分类体系”的新思路与新方法[A]苏新春、王惠主编《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新加坡出版机构[C]2006年1月 ISBM 981-05-5217-3
Zou Xiao Hui(邹晓辉).Intelligence Mea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VII International Ontology Congress 2006

邹晓辉在加州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课堂上对语言学教师们介绍自己的语言学基础研究成果——普通语言学的语言、语和言以及字之间的两组基本分类框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邹晓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440119.html
上一篇:[转载]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下一篇:什么是语言科学的研究对象——“言本位”从根上解决问题
© 本文版权归 ZouXiaohu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