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硝烟散去,方能对着断壁残垣痛哭流涕
辛德勒是一个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精明商人,一个压榨犹太人的血汗给德军提供军火的纳粹党员,一个见到美女就轻浮浪荡的已婚男人。他曾经是,也将一直是——如果没有经历这场赤裸裸的屠杀。 战争开端的辛德勒意气风发:如火如荼的工厂,暴增的财富,觥筹交错珠玉环绕,这一切的喜乐却在屠杀开始后逐渐化为灰烬。是的,是“逐渐”。辛德勒的转变并非是立地成佛,而是在一次次目睹血淋淋的屠戮场面后,一个人最基本的同理心和良知再也无法假装沉睡。 辛德勒的前两份名单是他给出的名单。第一份名单——征召犹太人为军工厂工作,第二份名单——把即将被送葬屠宰场的犹太人以工作的名义带到安全的地方。电影里前后两个“点名”的画面十分有感染力,一次是剥削,一次是救赎。当一串冗长的名字被一个个点出,一千多条生命就此存续。 辛德勒的后两份名单是他收到的名单。第三份名单——在他背负战犯的罪名逃亡前,工厂的员工献上的联名信,第四份名单——他的坟前排队祭奠的幸存者和后人。当辛德勒犹太人用希伯来语吟唱他的作为,他的修行就此功德圆满。 逃亡前,辛德勒崩溃泪流,责怪自己没有多救几个人,我也哭了。直面修罗场需要钢铁般的心智,唯有硝烟散去,方能对着断壁残垣痛哭流涕。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