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咬得妈妈鲜血直流:错误的青春期叛逆教育,终于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
"叛逆"不可怕,"青春期"也不是洪水猛兽。想改善亲子关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只要愿意开始,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
“我们最常把坏情绪留给父母,
而恰恰,他们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近日,一则新闻让人看了心里阵阵发寒。

宁波一名14岁男孩和妈妈在逛书城时,提出向妈妈索要东西,可妈妈并未满足他的需求。
在哭闹半个多小时后,男孩失去了理智,疯了似的用牙齿,死死的咬住妈妈的手臂。
妈妈的手臂已经被男孩咬得鲜血直流,她一边无奈地坐在冰凉的地上,一边暗自流泪。
也许,真正让这位妈妈心寒的是儿子对待她的态度,她的心一定在滴血。

孩子把妈妈咬得生疼,妈妈却担心孩子受凉,把衣服垫在地上,这个鲜明的对比让人看得心寒。
孩子不知感恩,我们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了白眼狼的?

父母付出越多,孩子越不懂得感恩
很多父母,在“拼尽全力”爱着孩子,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但过分的宠爱就是溺爱。
溺爱没有了底线,爱没了限制,就会成为扼杀孩子的利器。
作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付出所有,却养了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贝勃定律”,说的是:单方面一味地付出,不但得不到预期的回报,还会让对方感觉理所应当。
我们总是对于孩子一味地付出满足,以为他们会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体谅我们生活的不易。
但事实却与此相悖,当孩子需要踮起脚尖才能触及的东西,我们却把食物喂到嘴边,久而久之,他们就忘却了自己还有踮脚的能力。

让孩子“看得见”,更会体谅父母的不易
感知父母的用心,体悟金钱来之不易,在他们长大的路上,也会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体悟世间冷暖。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是让他们从吃苦中感知,生活不是想象中的美好,幸福需要努力才能企及。

怎样养出一个暖心的孩子?
1.会示弱
聪明的妈妈应该懂得示弱,你弱他才强,在孩子面前不要体现的过于强大,他们才有机会成长为一个责任感爆棚的男子汉。
父母越早赋予孩子责任,孩子越早习得心中有爱,肩上才会有担当。
2.温柔和爱
嗯哼是出了名的小暖男,年龄虽小,宠起妈妈来也有模有样,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塞到妈妈的怀里。
他曾问过霍思燕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一直说喜欢我呀?”
霍思燕沉思了一会认真说:“因为你在我旁边的时候,我就时常会被你吸引,一直看你,怎么也看不够;
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你,闭上眼睛眼前是你,睁开眼睛也希望是你,所以就叫我喜欢你。”
霍思燕爱意满满的回答,嗯哼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霍思燕总是柔声细语的赞扬,肯定嗯哼,毫不吝啬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人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因为它决定着一个人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
爱出者爱返,父母营造出和谐,有爱的环境,才能浇灌出一枚小暖男。
3.以身作则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常存仁孝之心的人会尊敬师长,善待身边的亲友。
这种扎根在心底的善意来源于父母平时向上敬爱双亲,向下呵护晚辈。
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谦逊和教养。

正确的青春期叛逆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青春期也是亲子关系的一场危机,但是有危就有机,抓住危险后面的机遇,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健全的人,这才是每个父母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