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致敬最可爱的人!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国难当头时,无数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恢复锦绣山河,也为守护一方百姓。
刀枪无眼,战场残酷,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毫无畏惧,在最黑暗的时刻,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来,也撕开了希望的入口。
值此建军节之际,让我们重读那些慷慨激昂的战场诗词,体会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也向这些为国家和百姓视死如归的英雄致敬。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蔽日,大片的云朵遮挡下,连雪山都显得暗淡了几分。边塞的城池孤零零地立着,与玉门关遥遥相望。戍守边疆的战士们历经了百次千次的战争,连身上的金甲都磨穿了,也不曾心生一丝退却:不打败冒犯家园的敌人,誓不回家!
边疆虽苦,但为了保家卫国,都甘之如饴。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国破家亡的时候,作为战士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代名将岳飞告诉我们:那就是愤怒地头发全竖了起来,帽子也戴不住,一想到靖康之耻还没被血洗,心头的愤恨不断翻滚,甚至忍不住仰天长啸,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难掩。
多么想驾着战车,踏破敌人的阵地啊!一路上饿了就吃敌人的肉,渴了就喝敌人的血,不停地前进,直到收复所有河山。此等壮志豪情,实为英雄本色。

秦风·无衣
先秦: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袍。发兵出征,整修好了戈与矛、甲胄与刀兵,我们同仇敌忾,目标一致,那就是获得胜利。
战鼓敲响,战号长鸣,穿好了铠甲,配好了兵器,全副武装,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出发。将士们啊,战歌慷慨,战事紧迫,我们出征吧!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当敌人的大军黑压压地在城市前排满,好像天边翻滚的黑云,想要压倒城墙,守城战士的盔甲却在阳光下闪闪发着光。号角声响彻漫天的秋光秋色,塞外的彩霞将夜空染成了紫色。红旗半卷,夜露深重,在燥郁的鼓声中,双方在对峙、纠葛、厮杀。为了国家,甘愿血战而死。
李贺曾有诗说:“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当国难当头时,每个国人都想为战事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微薄的一点。

从军行·其二
唐代: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刀剑无眼,战场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险象环生。
经历了上百场战事,身上的铠甲已经破破烂烂,当这个时候,发现城池的南面被重重包围。咬咬牙,一鼓作气,突袭杀入敌人的阵营,射杀了敌人的将领,带领着残兵突破重围,有的时候,真的只能凭着意志和信仰,才能在战场上绝处逢生,活到最后。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争残酷,多少战士踏上这条路,便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王翰说,如果有人醉卧在沙场,也千万不要笑话,因为古往今来,征战又有几人可以完好无损地回到故乡?
风萧萧兮易水寒,悲壮又慷慨,所有的战士都是如此视死如归。
只愿革命先烈的鲜血不白流,今后的华夏,和平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