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充分表达愤怒?
——道理我都懂系列
在与人沟通时,变得越来越易怒,我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上周因为朋友的一句话,怒气值瞬间到达了顶峰,后来回想时,发现这并不是一句很严重的言语,冷静下来时,我把这句话套用在其他人身上,我甚至找不到生气的点。
今天突然看到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幡然醒悟。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因为我的内心已经认为对方没有将我归为真朋友一列,当对方已经毫不遮掩的一次次用行为这么证明时,我内心的野兽已经控制不住了。此刻的我满脑子的是非对错,用愤怒来证明我的猜测是对的,批判他人,完全忘记了对方的需要和自己的需求。这样就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愤怒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求”,卢森堡说。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并采取行动,然而大多数时候,愤怒往往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
就我上面那个事件而言,他说完那句话,我其实可以平和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想对方应该也不会拒绝吧,但他肯定会开玩笑的拒绝。出于害怕被拒绝,害怕看到自己卑微的言语,我改变了自己的行为,直接将需求改为愤怒。冷暴力一天后(行为不对❌),我向对方阐述我愤怒的原因,我是希望对方能理解我的痛苦,而不是我对他的指责。
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得更有攻击性,无疑,这给我们徒增更多的麻烦。
在女朋友的教导下,我表达了自己介意的事情和需求,事情也解决了(我怀疑她看过卢森堡),然后因为晚上的一句话,哦豁,我又暴走了,算了,非暴力沟通太累了,我拒绝沟通。愤怒的极致,大概就是不愿意再跟这个人多说一句话。
最后总结,我应该乖乖的,善解人意的,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的去坐地铁或公交,这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这个问题是我调研后,得出的非常理智的不带有情绪的方案。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