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满分:掌握这四种方法,培养数学思维!



文/自恋牛
什么是数学?你们学不会的就是数学! 考完语文我哭了,等考完数学,我才知道,我哭早了。 本来以为数学考试换汤不换药,谁知今年连碗都换了。


好笑之余更是反映出当下学子们被学数学支配的恐惧。 但是有人要告诉你,数学并没有非常难,数学是可以考满分的! 青岛学霸王圣阳,2019年高考数学成绩150分满分! 这次高考是王圣阳参加的第二次高考,而且,去年参加高考他的数学也是满分!

01.数学并不难,方法很重要
数学学习只要掌握了方法,加上肯动脑,多思考,可以说很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很多同学不得要领是因为数学不同于文科,不是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和重现,而是对所有知识进行整合,分析相同点、区分相似点、对比不同点,之后再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找到规律、举一反三,从而形成完善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 这样的过程并非一蹶而就,但只要同学们按照方法并且坚持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便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于此同时又能锻炼逻辑能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其实都有很好的应对方法,只是大多同学纠结在情绪中不能自拔,与其纠结数学怎么这么难,不如直接去面对他。 什么时候开始学数学最好?现在开始就不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本文针对性提供了4条数学快速提分的具体方法来帮助大家。

02.学会正确看答案
高考数学的训练——本质上其实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在2019年,《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标题是《负反馈的谬误》,作者白金汉和古道尔对负反馈系统起作用的原因进行了梳理,他们提出了一个标准做法:
1、在实战中解决一个问题。 2、如果解决的不好,有人立即给出一个正确示范。 3、你对比自己和正确示范之间的差距,并在差异点处模仿。 4、重复第一条,直至问题解决。

套用到我们学习中来,上文提到的正确示范就是看答案这个步骤。 高中的题目往往有一种两极化趋势,会就是会,你几乎可以立刻联想到之前做过的题目,不会就是不会,第一眼看上去解不出来的题目,往往就是解不出来。 这不是你能力的问题,而是你的经验问题——你应该做的是,立刻找到标准答案,模仿他,吸取经验,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因为已经有了方法,所以能迎刃而解,不需要浪费十几分钟去硬憋。 学会参考答案的正确姿势,能使学习效率倍增。 若想提高考试分数,上面的方法可以节约你大量的时间,只针对于提分,另一种方法可以在提分的同时锻炼你的思考力,那就是带着思考去做题。

03.真题为主,模拟为辅


要提高考试分数,一定要多做真题,揣摩出题点。 高考考点有限,而这些考点你掌握到什么程度是有明确的标准可言的。 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真题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当题目不会或出错的时候,你可以马上找到真题的答案,他们非常标准,同时也是阅卷时的规范判分标准。 不妨试试遇到难题时参考标准答案,按着他的思路走上一遍,抽丝剥茧,一步一步跟着走。解题就如同猜拳,你出石头我出布。 如果你做遍十年真题,就会发现一切都是现成的招式和套路。 做真题,是要从中归纳总结数学命题规律和核心考点。 真题让你熟悉高考模式,训练高考思维,但是近五年的高考题题量会偏少。 所以要靠模拟题进行一个题库上的补充,模拟题有些难度会过大,不适合训练,需要我们筛选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创新题。

04.拥有一个错题本
“短板效应”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人确实不多,数学的复习要做自己不会的题,冲击短板。
不要反复去做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这样才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短板更容易提分,并且战胜错题所获得的成就感会成为新的学习动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要针对你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要做你不熟练的题和你的错题,而且要找同类型的题多做练习,比如说初中数学中的动点问题不太会,那就多去找些动点问题的题目专项练习。
只有把不会的题学会了,你的水平才会提高。
因此,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必须拥有一个错题本,为的是检验自己对考点的掌握程度,并经常复习。
这也是学校经常举行周考,月考的原因。
每天补全短板一点点,效率提升不止一点点。


05.概念/公式要牢记

关于记忆公式,采用间隔记忆法记公式非常有效,也就是说百米冲刺不如小步快跑。 提高你的记忆的重要步骤,就是要把记忆与另一关键因素相结合。 这一重要因素就是“间隔”。 它能使记忆这件事更有效、迅速和方便。 具体做法为:
在你重复一遍公式之后,停顿一下,然后再重复第二遍。 在重复第三遍之前再停顿一下,然后再重复。
在重复第三遍之前再停顿一下是因为:
凡在大脑中停留时间超过20秒钟的东西才能从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从而得到巩固并保持较长的时间。

间隔时间应为多久呢? 一般来讲,间隔时间要保证不遗忘的同时尽可能长些。 比如在你学习公式后一周内的复习应为5次。 因为早期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被遗忘的概率就越小。 所以在复习公式时的初期间隔要小一点.然后逐渐延长。

而具体记忆效果的检验方法如下:
用自己的话,在一分钟内把这个概念复述一遍。 然后利用录音录下来,之后对比你讲的和教科书上的内容。 如果一致,那么就说明你懂了。 如果不一致,或者说不清楚,说不出来,则说明你这个概念掌握得比较差。
学数学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应试教育上,更体现在将来自身的脑力思维上。 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至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很多人觉得数学知识学了将来没用,其实不然,数学好的人往往能在很多事情处理上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主观能动上更胜人一筹。

很多人用笨办法老办法解决的问题,他们往往能用自己的思维优势一针见血,而且会各种逆向思维,变换性思维,举一反三。 就如华罗庚所说——
“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学习数学,更不仅仅是学习数学本身,而是锻炼创新型思维。
-
青椒鱿鱼拌饭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4 09: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