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发明防雾口罩,网友:比抗癌实在多了!
因为疫情,很多人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不过常年戴着眼镜的蜗牛纳表示心里苦啊,走着走着眼镜就起雾了,总是因为看不清东西而很容易地撞上什么,真是太不方便了。
可是不戴吧,又怕新冠肺炎这个坏家伙趁机缠上来,自己运气不好被感染也就算了,就怕一个没注意又传染给了别人,那可就太糟糕了。
所以,蜗牛纳只好使劲夹着口罩专用鼻梁条,让它死死卡住鼻梁位置,以防止留有缝隙让呼出的雾气将自己的眼镜给蒙上一层“毛玻璃”。

如果使劲夹过了也没用的话,那就只好在网上搜一些眼镜防雾妙法,或是直接换个防雾气镜片。但前者的防雾效果可能不太好,后者则价格小贵。
有时候蜗牛纳想,就不能给口罩升个级吗,好歹让我们眼镜党能正常出行呀。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罢了,毕竟从口罩被生产出来到至今也没谁会为了不让眼镜起雾而研发新的口罩。
不知道是不是念叨得太久了,竟然还真有人给口罩升升级,准备造福广大眼镜党了。
7月19日,位于江苏淮安的六年级学生王康宇在疫情期间发明了一种防眼镜起雾的口罩,2020年2月14日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申请通知书。

王康宇表示防雾口罩的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情:一是在疫情期间看新闻报道,发现钟南山院士戴口罩接受采访时眼镜上起了雾;二是和爸爸在院子里戴口罩打羽毛球锻炼时,眼镜上总是起雾气。
因为戴口罩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使得王康宇很想发明一种让眼镜不再起雾气的口罩。

据了解,该口罩的原理是通过在口罩边缘处增加一个曲线“阻气带”,反向贴合在鼻梁上,使得向上呼气气流压迫“阻气带”贴合至皮肤上,从而防止呼气向上冲到眼镜片上产生雾气。
而为了更好帮助他人,王康宇决定将这项发明无偿捐献给一家口罩生产厂家,有某口罩生产厂家已经对王康宇的设计给予了专业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王康宇的父亲王德全是一名获得4项发明、1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青年创新达人,因此受到父亲的影响,王康宇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就爱动脑筋肯钻研。

在全国上下合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能有这样一位为战“疫”贡献自己一份力的孩子,真是太让人感动了。
对此,网友们纷纷夸赞这才是小学生的发明。


只是有部分网友认为王康宇的发明非常鸡助,因为市面上已经有这种防起雾的口罩了,比如日本某品牌的口罩就有这种设计,甚至在某宝上随手一搜也能搜到此类口罩。
还有的网友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早已有企业发明了防雾口罩并为之申请专利,那么王康宇的专利会不会涉嫌侵权呢?
这、这位网友应该没好好审题吧?王康宇申请的专利目前只是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申请通知书,而这个受理一般情况都是专利局系统自动受理的。
这就好比你在QQ上发个信息,那边自动回复你一个“有事不在一会联系”的内容一样,都是系统代替人工接待。

再说授权这事儿,“防雾口罩”是今年2月受理,如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授权前发现市场有类似的发明,其驳回的概率就会很大。若确定授权,那么授权通知书将会在今年8月左右下来,等缴纳年费后预计1个月拿到证书。也就是说证书到手,估计在9、10月份左右了。
另外,按照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应当授予在先申请的申请人。不然即便自己的专利授权了,也可以被无效掉。
至于会否涉嫌专利侵权,仅仅只是相似的话并不是构成侵权的充分条件。这个判断原则是全面覆盖原则,即某产品是否具备他人专利的权利要求1中所有的技术特征,若是便属于侵权,否则不属侵权。
不管王康宇的“防雾口罩”最后能否成功申请为专利,我们都不应该因为市面上有了同类型的口罩就说人家在做无用功。所说这样的口罩设计看着好像很简单,但能用心想到这个问题,并去解决它,而且还行动起来去做的人太少了。况且,小朋友也没想等专利证到手了再卖给厂家,而是选择将该技术无偿捐献出去,能有这份心意就已实属难得了。
反观最近几天国内突然出现多起“仙童降世”的事件,比如那个成功做出“硕博级”基因研究并在科创大赛上获奖的“神童”,其业务水平也许比不上爹一代,钻研的劲儿可能也比不上王康宇,但学术造假的能力已经青出于蓝。

还有那个日均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甚至在2年间出版了三本书的16岁女孩岑某某,她的“天才”事迹可是引发过网络热议。据她本人表述,她于2017年花18万元师从“演讲大师”姬剑晶。有网友发现,岑某某和姬剑晶的演讲“套路”满满,风格和内容如出一辙。姬剑晶公司曾称,岑某某已在开培训课,每人收费约五千元。

这些大约也不算什么,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位12岁就要“硕博连读”的“神童”。在其履历中,辉煌的成就比比皆是: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在雪地里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围绕北京野生动物园飞一周、6岁写自传、7岁三次穿越新疆罗布泊,8岁考入南京大学……
“考入南京大学”听上去很厉害,但经过挖掘真相却是:自考大专学历,历时两年半,三门是压线通过,且考试科目里没有英语、数学,都是一些“简易知识”。尽管目前为止这位小同学的其他成就还未翻车,但其成长和接受的教育方式也备受质疑和争议,如此大专学历也让“神童”显得成色不足。

现在真是有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在热衷于给自己的孩子塑造“神童”人设,甚至不惜造假。这样做的原因一目了然,无非就是为了特招加分,顺带再扬名赚点钱。
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教育部取消各类竞赛的高考加分之前,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部分科技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那么与竞争激烈的学科竞赛相比,自然是科技创新类大赛的难度更低一些。
就因为此前被包装的“神童”太多了,直到2018年,教育部便全面取消了各类竞赛高考加分,如今高校自主招生早已被强基计划所替代。即便如此,也仍然无法浇灭家长们包装自家“神童”的热情。毕竟国外学校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家长想安排孩子出国留学的话,只要让其拥有过这些奖项,在申请时就可以为履历增加看上去很有用的内容。

其实,不管孩子将来会不会变成更杰出的人物,比起通过造假包装出来的“神童”,蜗牛纳认为教出一个真诚、正直,有道德心的孩子更为重要。
作为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发掘孩子身上真正的潜力并合理地进行培养,而非不管不顾地跟风把孩子打造成一个所谓的“神童”或“别人家的天才小孩”来挑战公众的智商,这样做明显弊大于利,只会让孩子过早地承受来自社会公众的批判。
所以,尽可能让孩子们享受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吧。身为一个知识产权从业者,蜗牛纳是非常鼓励像王康宇一样的孩子们勇于创新的,他们不应该和大人那样只着眼于一时的商业价值,从而让自己整个童年都被商业利益充斥。
当然,在校学生申请专利是有诸多好处的。
拥有发明专利的小学生,在小学升初中这个关键环节,可被重点初中、民办初中、外国语初中破格录取,这是一项含金量很高的加分项。
拥有发明专利成果的初中生,在中考升学中,可以直接加分,同时可作为科技特长生直接被重点高中录取,以及有资格参加重点高中的自主招生而降分上重点高中。
拥有实用新型专利或发明专利的高中生,可以参加211、985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等同于降20分进重点大学。此外,专利证书含金量最高的,不仅可获得加分,同时可拥有大学换专业的特权。
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加分政策不同,具体加分与否请到学校部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