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的思维空间
最近读了陀氏的《诚实的贼》,好棒啊,回想了几天。看到淡豹的书要出版了,好开心。又发掘了一个喜欢的摄影博主,在他的指引下探索到一个更大的场域了。尾麦:“忘记摄影这件事,到草原上仰望终日的白云吧。”以及今天在豆瓣上刷到杨德昌01年的采访资料,讲到创意,说创作是一种理性的产生。
尾麦视频里提到创作的意义,说作品不直接表达意义,而是提供一个建构意义的场。
又看到一些异闻录里瑜伽练习者可以不借助外力悬空漂浮。
前天下午一个人在沙发上看尾麦视频,黄昏在窗外静静地降落,天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我眼前消退,凉风从厨房的窗户穿过一整间房子吹向我,不知道为什么可以从侧面看见自己的眼睛,凝视的,专注的,出神的,眨动的,目光闪烁的。然后为什么又哭了。
心旌摇动的时刻。
凯鲁亚克给《美国人》写的序也让我有种通灵的感觉,能体会到他写那些文字时的神驰。
看娄烨的风雨云,好多人诟病他的手持镜头,能看出来他对镜头调度的技艺纯熟,不用手持镜头的话会很精准。但我很喜欢城中村里手持镜头掌镜的破碎画面和时空混乱的剪辑。我有城中村的生活经历,那就是我曾经的一种体会啊,破碎的,混乱的,摇动的,迷幻的,遥远的,黯淡的,美好和粗鄙并存的世界。那样生活过的感官记忆从他镜头之眼钻出来。我可以进入他的场。
有点开心。
是以记录这一刻的心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