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元帅来当瑞典国王
古斯塔夫二世雄霸北欧的业绩,让今天的瑞典人依然津津乐道。他的绝对权威让他在国内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生前,死后也是一样。为了能够使王位在自己家族稳定的传下去,他规定国王子嗣中的老大,无论是男是女都是第一继承人。而且无论是男是女继承后都是国王,哪怕是女人也是国王,不得出现女王。只不过他的王朝马上要灭亡了,也就没人再尊崇他这一套了。

因为其长女继承了王位但是个天主教徒,在瑞典这个新教国家这一点是无法容忍的。贵族们让她改她坚决不改,最后她干脆把王位让给了信新教的表哥,自己跑去天主教中心罗马城了此一生。这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走后,瑞典也就改朝换代了,从瓦萨王朝变成了茨韦布吕肯王朝。
正所谓物极必反,瑞典衰落之路的"集大成者"就是这个王朝的卡尔十二世。他不是没志向、更不是不作为,而是真的打不过,因为与他同时期的沙皇是彼得大帝,波罗的海霸权马上要易手了。前面不是一笔带过了"北欧雄狮"横扫各国的场面了么,这次他们都回来了,而且是手拉着手回来的。丹麦、波兰、俄国三家组成联盟向瑞典开战,大北方战争爆发,过程不重要,卡二十二世的回家之路很有意思。决战战场在沙俄,卡尔战败没了退路只好向南一路逃到奥斯曼。那段日子里......

俄土战争沙俄战败后,奥斯曼提出的条件除了领土要求以外就是让沙俄行个方便,让卡尔带着他那一千多兵回瑞典。
刚休息会儿卡尔十二世又去打挪威,在奥斯陆附近战死。他死后由妹妹继承,这位瑞典史上第一位女王有着跟他哥哥一样的脾气,东西两线开战同时打挪威和沙俄,结果被沙俄打的一败涂地。这个强硬的女人被贵族们推翻,王位交给了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一世,王位换了姓氏也就改朝换代了,弗雷德里克一世是黑森伯爵的儿子,瑞典进入黑森王朝。这位前女王的丈夫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沙俄签署战败条约,标志着瑞典再也不是欧洲列强之一了。
黑森王朝就这一个国王,因为弗雷德里克一世无后,王位传给了阿道夫弗雷德里克,他就是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舅舅。此人是个“好脾气”,和蔼可亲甚至有点憨态可掬,连仆人都说他好。醒醒吧各位,从卡尔十二世败给俄国开始,其女又败,贵族们能轻易推翻女王另立一个“外姓人”,而黑森王朝扮演的角色无非就是签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而且还无后,刚上台这位是敌国的亲戚,还是个说什么都行的“大善人”,你猜怎么着?

阿道夫弗雷德里克来自荷尔施泰因,新王朝也以此命名。这个王朝很有意思,历任国王基本都是在跟沙皇打交道。阿道夫的长子登基后一度解散国会收回权力,并主动对俄宣战小胜自己表姐叶大帝,但最后还是被贵族们刺杀了。阿道夫的孙子继位后也败于对俄战争中,东部三分之一的领土被割出去,成了沙俄下属的芬兰大公国。议会开会的时候他总是被骂,于是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开了,结果又被贵族们闯宫废黜。阿道夫的次子卡尔十三世在承认宪法的条件下登基为王,结果因为无后就成了这个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
既然卡尔十三世无后,那王位传给了谁呢?说来很有趣,当时正是拿破仑雄霸欧洲时期,各国新王几乎都是拿破仑家族的人。瑞典虽然还没被拿破仑占领,但卡尔十三世也是过得战战兢兢。关于立继承人的问题他特意派个使臣跑去法国请示拿破仑的意思,结果这个使臣自作主张去蹿蹬拿破仑手下十八大元帅之一的贝尔纳多特,劝他趁机去继承瑞典王位。拿破仑听说后觉得这事情好没有法理,但既然是自己手下,瑞典使臣又这么积极,就既没反对也没支持,对元帅说你愿意去就去试试吧。

瑞典人突然看到使臣带回这么一位,立马把使臣下狱治罪。卡尔十三世倒是没说啥,反正王位给谁都是给。议会商量了半天又突然觉得给个法国元帅也不错,起码能确保拿破仑不会入侵瑞典,于是也就同意了。结果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而是事情向着比他们想象的还好的方向发展了。
贝尔纳多特并不想做拿破仑的傀儡,他在被卡尔十三世认为养子后,立即放弃了他在法国的爵位,并写信给拿破仑表达了“此一时、彼一时,各事其主”的决裂意愿。然后他又作为瑞典摄政王参与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也就是迫使拿破仑第一次被流放的那次。贝尔纳多特回过头来又干倒丹麦,迫使丹麦割让挪威,挪威人不愿意,他又用武力打败挪威,让自己的养父头上多了一顶挪威王冠。

这一切成果都在卡尔十三世去世后被他继承过来,新的贝尔纳特多王朝诞生,一直传承至今。今天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就是这个王朝的第七位国王。
在这条连续不断的王朝更迭线上,那么长的历史正是其他欧洲国家忙着海外殖民的时候,瑞典就没去么?好像很少听说有瑞典殖民地。其实它不仅参与了,而且各大洲均有它的身影,只不过最后都没保住罢了。
1633年建立的"新瑞典"北美殖民地就是今天的特拉华州威明顿,后来被荷兰人抢了去;作为反法同盟胜利国得到了法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小岛,可是巴黎会议分赃的时候又被要求吐了出来;瑞典在西非的加纳海岸边建立过殖民据点,也是被荷兰人抢走,虽然后来又抢回来,但最终还是被英国人抢走;主要殖民主义国家几乎都开办过东印度公司,瑞典也不例外,瑞典东印度公司还与晚清开展过规模挺大的贸易,同时第一个在贸易过程中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也是它。

总之,自古斯塔夫二世以后,瑞典在欧洲的扩张也不顺利、海外殖民也不顺利。法国元帅开创的内尔纳多特王朝一直秉承“不找俄国报仇”的原则,一代代不是跟这个国家交好就是跟那个国家交好。法国元帅的孙子奥斯卡二世给人留下一个“德高望重”的形象,出面仲裁过涉及德、美、英、委内瑞拉等各国矛盾,俨然一副“国际大法官”的模样。握着实权的瑞典议会也开始坚决走起了中立路线,既然宣布自己“从此后不再卷入任何一场战争”,那么挪威人就觉得离开的好时机到了。1905年挪威人公投后正式退出瑞典独立成国,也是从那时候起,从维京海盗时期就跟着丹麦过日子,后来又被迫转投瑞典的挪威开始分家单过。

不过瑞典的“永久中立”倒是真让这个国家再没打过仗,两次世界大战都成功避开,庞大的工业基础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不像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那样,虽然宣布自己中立,但没得到希特勒的尊重,依然要面对被吞并的命运。瑞典、瑞士这“两瑞”的中立,成功得到了轴心和同盟两大阵营的认可。不过要指出的是,瑞典在贸易上的参与度很高,当时第三帝国是它最大的贸易伙伴。

瑞典的武力值向来是军事迷们谈论的焦点之一,一个永久中立国,却拥有着出类拔萃的武器制造技术,不得不说这与瑞典曾是北欧霸主有关。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炸药后,其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军火供应商。当初古斯塔夫二世用大炮替代了弓箭手,诺贝尔公司生产的自行火炮就取名“弓箭手”。
中立让瑞典工业基础完好保存,中立也让瑞典人把目光全都集中在经济上。今天它的高福利水平不必多说,瑞典是世界上人均拥有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意思就是人少、大公司多。跨国公司带来的是相应的世界名牌......

好了,瑞典史聊完了,下一期我们去波兰。
——本文完——
【更多有趣手绘历史,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匠画片】
-
妙法决诉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0-26 22:19:22
-
seishi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2 21:29:46
-
慢走_不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2 19:57:20
-
方程宽on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8-01 11:22:46
-
自伯之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9 23:55:44
-
小欣欣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8 19:23:19
-
热朴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8 03:45:12
-
Estel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7 10:49:17
-
一只可乐味的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7 06:05:09
-
甜点猪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4 16:42:02
-
比格犬的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4 13:33:05
-
Daisy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1:55:56
-
六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21:18:30
-
lsyDe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9:00:18
-
gin494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8:13:05
-
浪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7:50:24
-
小舌头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3 17: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