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益乐:宝宝说话迟,真的是“贵人语迟”?
孩子开始咿呀学语,是每个家庭关心和兴奋的大事。有的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说话早而开心,也有不少家长为孩子迟迟不说话担心。于是,旁人总会用“贵人语迟”的老话来安慰他们。老话真的有道理吗?
我们都知道,好口才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的必备能力。能清晰地表达、有效地沟通、能说会道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机会的青睐。相反的,语言发展时期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沟通困难、变成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边缘人”,不被理解,更难融入到集体中。

这也难怪家长们在面对孩子“说话晚”“说话不清楚”“口吃”等情况时如此捉急。
“言语发展分为两个方面:语言接收(孩子能听懂多少)和语言表达(孩子会说多少)。语言接收反应的是孩子的听力和理解能力。如果幼儿语言接收能力正常,也就是说他能听懂简单的要求,那就不用担心孩子是自闭症的问题。
父母常常主动对老师提起:“他什么都能听懂,可是不怎么说话。”很多幼儿仍会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记住,言语是指孩子口头说出来的东西,但语言包括动作、姿势和所有类型的身体语言。你希望孩子能够自如地以各种方式交流,而不光是说话。
虽然语言是人际沟通必备的重要能力,但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儿童语言发展往往需要藉由多重感官的刺激并从多元化的学习领域中累积出来的,沟通和口才都是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精进的能力。父母一定懂得运用宝宝语言发展规律,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在他们语言发育关键阶段提供充分的引导训练,帮助提升孩子的自信与表达能力。
关于宝宝说话的时间段大部分家长已经有了共同的认识,早说话的孩子聪明,晚说话的孩子并非聪明,而是话语环境受到了限制;了解宝宝说话的时间段判断准则和影响方法,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很多老人看到宝宝说话晚喜欢用“贵人语迟”“说话晚更聪明”来解释,也有人喜欢拿“爱因斯坦3岁还不会说话”来论证说话晚的孩子更聪明;说话晚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仅仅靠几句安慰的话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如果你的孩子比正常儿童落后半年,不需要特别的担心忧虑,但如果教了,孩子总是学不会,开口意愿度很低,建议你咨询甄益乐的专业老师,看到底是那些原因真正阻碍了孩子的语言发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