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纳华托的喧嚣与哀愁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自由的陌生人。
说起墨西哥最有名的旅游胜地,除去那许多的金字塔和加勒比海,就要数小城瓜纳华托了。


旅行广告中对瓜纳华托的描述通常为:一座平静唯美的小镇,充满了艺术气息,有着如画的风景。小城依山而建,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建筑和迷宫般的街道,到处都有着流(随)传(口)至(瞎)今(编)的凄美爱情故事。


其实在墨西哥乃至中南美洲,五颜六色的美丽小城到处都是,而且都要比瓜纳华托安静很多。瓜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纯粹的旅游城市,城里美丽的建筑和雕像依然在,到处都是旅馆和饭店,入夜时分才真正热闹起来,街道上挤满了欧美游客,大家都是来嗨的,巨大的音乐声和人声一直持续到清晨,然后人们回到旅馆沉沉睡去,直到下午才起来,等着夜晚到来继续嗨。吸引我去瓜纳华托一探究竟的,是因为那里是迭戈里维拉的故乡,他在那个小楼里生活了很长时间,留下了大量的初期手稿。在墨西哥城我去探访过弗里达曾经生活过小院儿,然而门前排队的人长达百米,遂放弃。于是,我坐了夜车,去瓜纳华托,看看她老公儿时的家。

瓜城很小,却曾经有着丰富的银矿,而怀璧其罪,十四世纪西班牙人占领了瓜城之后,挖光了银矿,只留下纵横交错的矿道和满目疮痍的小城。现在的旅游胜地瓜城,便是在那座被废弃的银矿上面重新生长出来的。那些浅层的矿道被修成了行车的隧道,当地司机驾着车,如游鱼般在密如蛛网的矿道里穿行。


和所有的其他小城一样,城市的中心必然是一座辉煌的大教堂,教堂前的广场则是城市里最重要的广场。教堂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而今天似乎还有什么活动在筹备中,一些隆重着装的年轻人在门口候着。教堂后面的美丽建筑是瓜纳华托大学,学校规模不大,但建筑很美,巨大的露天阶梯是为那些喜欢阳光的人们准备的,非常惬意。学校只有一幢主楼,高大而精美,在里面走自然生出一种肃穆感,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白天的瓜城是安静的。街巷大多窄小曲折,由鹅卵石铺成,不知道通向哪里。街边的各种小店,咖啡馆,偶尔遇到陌生人的目光便会收获一个微笑。我最喜欢的,则是街头巷尾不其然遇到的那些雕像,说不出想什么,充满了想象力。



迭戈里维拉的家,是个很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和所有的故居一样,里面保留着原来的模样,其实不外乎就是一些寻常的老旧的居家物件,桌子床铺。小楼每层的面积都不大,房间看起来也比较挤,有点像上海那些古老的二层公寓,木条地板踩上去喀吱作响,门和窗框漆城绿色,已经有些剥落了。那架木板床看起来有些单薄,不知是怎么承受里维拉那肥大沉重的身躯的。故居里摆放了一些里维拉早期随手涂抹的铅笔小画,还看不出他后来壁画的风格,想来他当时还是青涩的年纪,还没有成名之后那般的艺术造诣,也还没有惹出那许多风流债吧。

在小城边角的地方有一个木乃伊博物馆。在1833年,瓜城爆发了霍乱,那是瓜城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当时,人们死去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埋葬的速度,墓地满了,草草堆埋尸体的大坑也满了,很多尸体无法处理,就倒在原地自生自灭。在不知道多久的后来,人们发现,其中一部分尸体由于高温脱水而形成了天然的干尸。为了纪念这场灾难,这些尸体被保存在木乃伊博物馆里面。我一点儿都不害怕死亡,走在灯光昏暗,有些逼仄的馆内,看着四周围玻璃橱窗里陈列的成群干瘪尸体,这些并不会引起我的不适。只是看到他们破败的肢体,凝固的表情,整个人变形像个破口袋,在死去之后一百多年了,被赤身露体的摆在这里,毫无尊严,感觉很有些不忍。
(此处没有照片)
回到阳光之下,听到歌声笑声,啜着啤酒,感觉像是穿越回到了人间。歌剧院门口有很多人在晒太阳,有好多人在摆摊卖画,本想看看有什么好的演出可以看,奈何看不懂海报。天色渐暗,该上山去拍夜景了。

沿着上山的台阶七转八转,迷了几次路,终于来到皮皮拉雕像的山顶,这里是俯瞰整个小城的绝佳场所。支起相机,慢慢等天黑,慢慢拍。小城夜景果然很美。
从安静的山顶回到城里大约晚上九点多,睡了一整天的欧美游客们从城市各个角落钻了出来,把街道塞得满满的,无处下脚。白天的瓜城是西语的世界,夜晚被英语淹没。所有的小广场都摆满了桌椅,所有的侍者都脚步飞快的拎着酒菜飞奔于桌椅之间,所有的人高声叫喊让自己的声音可以让同伴听到,音乐声震耳欲聋。一时间,我又感觉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