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物,送分题or送命题?
(转基因)这种技术通常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技术”,有时也称为“重组DNA技术”或“基因工程”。通过这种技术可将选定的个体基因由一个生物体(植物、动物或微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也可在不相关的物种之间进行转移。--WHO
说到转基因食物,很多人闻其色变,几年前网上甚至流传“转基因食物是美国输出的生化武器”之类的说法。所以这里简单谈谈,转基因食物存在的意义,以及吃还是不吃?
一、为什么要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运用在农作物中主要是为了增加对虫害、病毒感染和除草剂的抗性,从而增加产量,降低种植、运输和储藏的成本,达到劳动力和收益上的双赢。据研究称这项技术可以使农药用量减少37%,农作物产量增加22%,农业人员利润增加68%(Klümper W, Qaim M. 2014 )。去年,高油酸大豆FAD2KO获得美国FDA批准,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改善农作物营养价值。
近年颇受关注的植物肉(plant-based meat)公司ImpossibleFoods研发出仿牛肉汉堡,用植物中的大豆血红蛋白模拟动物体内的血红素,从而在口感、颜色、气味上还原真实肉类。ImpossibleFoods采用转基因技术,将豆类根茎的大豆血红蛋白基因转入酵母菌体内,解决原始提取方法中高成本、低产量的问题。植物肉的受众并非素食者,其目的是替代传统肉制品,所以风味是衡量该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应用不仅有益环境(极大减少土地和水资源利用,减少碳排放),也能解除人们对肉制品中抗生素和胆固醇的顾虑。

二、转基因食物有哪些?
虽然欧洲和中国批准种植的农作物很有限(我国有棉花和番木瓜),但农业部的官方发文等对转基因食物持保守认可的态度,中国进口转基因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欧盟进口十余种作物。
目前美国是转基因食物运用最广最深的国家,FDA已经批发的农作物包括玉米、大豆、棉花、土豆、木瓜、西葫芦、葵花、苜蓿、苹果、甜菜十种农作物。种类看似不多,但每一样都占据了该品种94-99.9%的市场份额。其中,超过95%的养殖业和乳业动物食用转基因作物加工制成的饲料。基于此的转基因加工食品,比如玉米淀粉、食用油、蛋奶等,已大致构成了我们日常饮食。值得一提的是,转基因食品标记“BE”(biological engineering)属商户自愿使用,市面上食用转基因饲料的动物肉制品和蛋奶并不要求被标记为转基因产品,更有转基因产品的包装会标记100%nature来混淆视听。
除农作物之外,医药方面早有胰岛素的先例,动物方面有转基因三文鱼AquAdvantage Salmon在今年被FDA批准进入食品市场。此外,近年转基因技术还活跃在新药和新型食品领域。
三、转基因有风险吗?
在一项调查中,有近半数的美国群众认为转基因食物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其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高知分子的比例低于其他人群。人们主要的担忧是致敏性、基因转移和异型杂交。目前没有完善可信的科学报道对此证伪,有部分民间故事,有部分科研实验样本不足、实验设计存在缺陷。
四、转基因食物,吃还是不吃?
本就是个伪命题。
各国若不生产BE产品,就是BE产品的搬运工。消费者即使不购买BE作物,也难以避免BE的加工食品和以BE饲料为主生产的肉蛋奶,更何况外食时的非有机餐厅。
目前风险难讲,转基因在过去几十年里已经送我们很多分了,送不送命现在还不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转基因技术的多向发展是未来,它将占领更多更深的市场。

参考:
https://www.who.int/foodsafety/areas_work/food-technology/faq-genetically-modified-food/zh/
https://www.fda.gov/food/agricultural-biotechnology/gmo-crops-animal-food-and-bey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