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流水帳
昨天過得挺愉快的,雖然心不在焉丟了10歐元,不知道能不能找回來。 早上和賣麵包的姐姐第一次聊天,中午和趁年度打折從郊區來購物的同學在十二區一間我推薦的越南餐廳吃飯。我住得近所以比同學先到,老闆娘對我說:“Ça va, xx ? ”我以為她和所有顧客都這樣打招呼也就禮節性地回應了,至於她叫我的名字我猜她記住了我訂位時留的信息。法國這邊對不認識的顧客不會像美國商店餐廳一樣自來熟問你“How are you doing today”之類的,所以我聽到“Ça va”時不禁愣了一下。 同學來了我們開始點菜,我問老闆娘有甚麼好介紹,她說:“您上次來吃的是甚麼?”我說:“您記得我來過?”“當然記得,所以我才問您 'Ça va, xx ?' 呀!”原來不是自來熟!那是去年的事了,她的記性也太好了吧。 最後開胃菜點了她推薦的越南crêpe,我上次吃過,其實就是蒸籠布拉腸(粉),也是薄薄的,不太一樣的是表面灑了炸洋蔥粒,中間夾的是豬肉沫和切碎的雲耳,底下舖一層芽菜,用魚露提味。至於主菜,同學點了我吃過所以推薦的梨葉(勘誤:假蒟葉,我將poivrier聽成了poirier)釀牛肉(像葡萄葉dolma那種卷法),配的是香草salade和米線;我點了釀蟹蓋,配的炒蔬菜加了薄荷所以很好吃,釀的餡以豬肉為主混合粉絲,還行。我最喜歡的是他們的調味,香草運用得恰到好處,充滿微妙對比,層次豐富的同時整體均衡(後來被我不小心加太多魚露破壞掉了)。他們還有炒蟹肉、煮鮟鱇(參考做法:https://www.ptitchef.com/recettes/plat/fondue-de-lotte-a-la-facon-de-hanoi-cha-ca-fid-388496 )等菜式。 飯後陪同學去八區Lafayette給她的丈夫買生日禮物。數月以來終於再一次見識到地鐵、街頭及商店人頭湧湧的場面。Uniqlo和Zara門口大排長龍,同學諷刺道:“這是Louis Vuitton吧?”我說以後進麥當勞是不是也要排隊。結果在Lafayette男裝部看了半天也沒找到特別滿意的(同學本來就對買甚麼全無頭緒),去Printemps女裝部隨便看了一下泳衣和皮包,折後仍然太貴所以算了走人。 同學最後決定,既然找不到合適的禮物那就晚上下廚給丈夫做點好吃的,我們於是去了Sainte-Anne街的K-Mart。沒想到也要排隊,幸好不用等很久。我幾乎是第一次進韓國超市,見到甚麼都覺得新奇(紐約K-Town只去過餐廳),本沒打算買東西最後卻買了好幾樣:熟菜買了辣桔梗根、蕨菜和醬油芝麻葉,生的則有韭菜(?葉子非常細長,包裝上寫的是韓文但同學說品種不對)、杏鮑菇和金針菇。芝麻葉也有新鮮的賣,熟的還有一種是辣味的。同學囑咐我金針菇要煮熟才能吃,因為“在美國有人生吃金針菇死了”,後來我才想起自己在美國吃金針菇經常是混在沙拉裏生吃…… 回家晚上把幾種熟菜都嚐了,芝麻葉沒吃過,味道有點特別還挺喜歡的;蕨菜自從在北京吃過一直都愛吃,紐約K-Town以外的韓國餐廳卻很少見到,可能因為如果處理不好會有毒。 吃完晚飯去Naturalia買東西,收銀的是那位態度最好的店員,平時每次見到我會露出眼前一亮的表情,今次他嘗試不用我提示回憶我的名字(會員要在付款時報名字攢積分),結果沒有成功。我名字對他們來說難度比較高,所以可以原諒。
Ont salué la vie, et ne sont point sorties... Et lorsqu’il n’y a...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