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丨哲学
“平时闲暇时也往往会找些事情做——时间就在食堂、宿舍、教学楼的往复中,电脑前、网络后一遍一遍的刷新中,自己都无意识的情况下,慢慢流逝。她回头,看不见自己的轨迹。
我真的活过吗?”
——《暗恋·橘生淮南》
初中的学校,在距离家里50分钟的车程,是方圆五十公里唯一的初中。每个周日坐车回学校时,我都早早出发。早上的时候车上没有什么人,安静的坐在后排的窗户旁、吹着风,看着一闪而逝的风景。大片大片的褐色,之后被一片青绿墨绿接替。而后金黄的白杨树叶子像哨兵一样继续守卫,天气渐冷只能关闭了窗户,这时候外面是一望无际耀眼的白。初中三年,每周都是这样的场景,我却从未看厌。每次坐上班车,只希望这班车不要停一直开下去开到地老天荒、时间尽头。
排山倒海的晕车感、偶遇同学的尴尬、同村阿姨来卖票,将短短的行程分割成数个瞬间。时间就在这些瞬间中度过了。
那是我第一次思考自己从哪来、到哪去,这世界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哲学问题。从嗷嗷待哺,到后来每天学校、四处撒欢,家务学习任务中,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直到我踏上了班车,才顺着班车的运行,初次开始思考哲学。
自然是没有结果的,高中后我去了更远的市里高中。繁华的市里然我认识了更多的同学,没了思考的时间,长距离的班车也让晕车的我减少了回家的次数,安静思考对我来说越来越难。
倏忽间飘逝到高考,看着同学们填志愿、选学校、选专业。到了需要思考的时候,却被慌张与茫然堵住来的思源,看着体育生很自然的填好了学校与专业,告诉我这几所学校的优势与不同,分析了自己最优的结果。
沮丧、失落、慌张、茫然让我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哲学的思想。顺着自己的成绩与爱好,挑选几个外省市设计或服装设计的专业填了志愿。填完后内心惶惶,对自己选择正确与否慌张,内心隐隐的对什么有着渴望,却瑟缩着不敢露头。
因着对他有思想、有决断的印象,高考暑假中和体育生走在了一起。他顺利被中意的学校录取,不辜负我对他有思想的印象开始忧愁我的学业问题。当时听了他的建议,换了学校去读好就业的会计专业,毕业后机缘巧合进了房产公司做了四年人事,兜兜转转几年后,如今又在设计行业的边缘溜达。
当时的慌张、沮丧,更多的是对自己并未掌握设计的入门知识,对自身表示怀疑。艺术是形而上的,很多时候不是靠努力就可以获得。对自身的怀疑,像一块巨石压灭了我全部的希望。如今学习了、努力了,虽不敢说在设计上会有什么造诣,起码有几个自己看的过去的作品、审美也挺高了很多。
很多年前,在班车上,哲学的思考与自卑相互斗争压灭了对自我的探寻。或者说我当时看到了自己物质的短板,不敢再去思考。18年后终于有时间、有精力开始探索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