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乡关之路》之四
黄友福的回忆
5月17日从椰城的旦雍布里物DANJUNG PERlUK港乖上荷兰渣华邮船公司的芝利华船起航回国。该船公司有三个姐妹船。万吨级的芝加连加号和八千吨级的芝利华号和芝万宜号。该船始航于苏拉维西的锡江MAKASAR港后才到泗水SURABAYA,椰城JAKARTA,巨港PALEMBANG,新加坡,香港。听说该船最后到台湾。因也有人选择回台湾的。
船到了苏门答腊岛苏州南苏南的巨港市PELEMBANG。船从目西河直入巨港市的木桩码头靠岸,继续载这里的归国华侨。对巨港华侨印象最深的是所带的木箱行李又多大。
船到达新加坡singapur的水泥码头停靠岸,续载那里的归国华侨。听说可以下船到码头走走看看,我马上下船到码头那里,还过当地码头工人聊了一会儿天,讲的都是闽南话。船离开新加坡的时候,船甲板上马上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摆卖东西的水客,有卖军用大衣的,也有卖军用望远镜的,还有收购黄金的等等。
船到达香港,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停靠。下船后转乘小客轮到九龙火车站,然后乘火车终于到达广州市。当火车进入罗浮桥看到对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许多人顿时热泪盈眶。
我及父母一家人还有其他归侨被分配到了龙溪地区常山华侨农场旧圩生产队。父亲分配在种菜组种菜,母亲在农业组种田,我留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当时,当大车开到了安置点旧圩生产队的风凰树下停车,归侨们看着对面旧土房子时,心情沉重。
当时我们归侨已到了安置是安置房还未建好,是当地老场员临时腾出房给我们住的。房子是战争时期留下来的兵营房,是土瓦房,光线昏暗。床是用两张长板凳做脚,凳上铺六块粗松木板拼成床,床上挂有一顶蚊帐,客厅放有一张旧八仙桌配两张凳,墙上挂着一盏小煤油灯。当时有少数归侨看到这种安置后的心理反差太大心酸的落泪了,不过安置后生产生活中刧后余生的归侨们微笑还一天天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