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兴趣班总是半途而废?科学度过3个阶段,帮你培养能坚持的孩子
昨天收到口才班L老师的微信留言,说琪琪这段时间学习进步特别大,已经能够落落大方地朗诵文章了,作为老母亲的我甚感欣慰。 闺女并不算天赋很高的孩子,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内向又胆小,小小的她站在那里手足无措,一节课下来什么也不会。 我告诉她,既然报了名,就不能中途放弃。 不会没关系,咱们慢慢来,无论如何我们要坚持下去,至少要把这一学期的课程上完。 于是在老师的专业教育下,我们的耐心陪伴下,她真的开始慢慢融入课堂,变得越来越自信,从一个闷葫芦变成了一个小话唠。 而另外一位和她表现差不多的小朋友,上了两节课孩子闹着不愿意学,于是就放弃了,孩子妈妈说他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其实,当孩子在兴趣班坚持不了时,并不足以判断是否有天赋。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坚持不下去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说不定,孩子就因此多了一项爱好呢。

坚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习兴趣消退时,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要想让孩子养成坚持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调整。
第一个阶段:反抗期——分解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刚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形成无意识自动化的行为,需要身体有意识的做这件事情。 这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阻力,一种“习惯引力”会抑制这种改变。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提出来的“登门槛效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利用“登门槛效应”,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之初,先从一个很小的目标做起,让要改变的行为对身体的影响尽量减小,再逐渐提高目标。 当孩子刚完成一个目标的时候,他的积极能动性会慢慢苏醒,这时,再给他定下一个稍微难一点的目标,他会觉得目标差不多,是可以完成的。
比如孩子学习轮滑的时候,先让孩子从学习站立、摔倒、原地踏步、前后滑行等基本动作练起,等学会后,再去学习进一步的滑行技巧,逐步适应学习的难度。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坚持的初期,坚持下去比坚持的质量更重要。
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适当奖惩,养成规矩意识
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逐渐变大,孩子会进入第二个阶段——不稳定期。 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让坚持的习惯没法养成。所以,我们需要增强身体养成习惯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孩子在不稳定期的抵抗能力。 这个阶段,可以给孩子设立一定的规矩。 让孩子知道,学习是有规矩的,言必行、行必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想方设法的去完成,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偃旗息鼓。
比如著名钢琴家郎朗,从3岁开始就每天固定弹两个小时钢琴,到9岁的时候就是每天上午学习文化课,下午学琴,每天至少要练习8个小时,从未间断。 认真执行时间固定、行为固定、地点固定的“三固定”原则,容易培养出孩子稳定的节奏感。 再加上一定的奖惩措施,可以进一步从外部环节来强化孩子的习惯养成行为,加强对身体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 如果孩子坚持了一段时间,可以送他一份喜欢的礼物;如果某段时间没能坚持下去,可以给他一个小小的惩罚,比如取消一次去游乐园游玩的机会。 在不稳定期这个阶段,如果父母奖惩分明,关注和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就会对孩子的习惯养成进行进一步强化。
第三个阶段:倦怠期——适当改变,重燃学习兴趣
在孩子的技能逐渐提升后,就会进入倦怠期。 这时,他会对已经逐渐形成的习惯行为有一种厌烦感。 就如同我们向高原进发,开始时爬坡速度很快,经过努力,爬上了某一高度的平缓地带;再往前走,因为仿佛没有高度的变化,好像到了高原一样,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孩子学习技能也是如此。 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和难度的增加,到了某一阶段,可能会遇到瓶颈,看不到学习的效果。 这种学习上的“高原反应”会让孩子身心疲惫,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自暴自弃。这时,就需要父母人为地给孩子的学习提供有创意的改变。 心理学里有个“椰壳效应”,讲的是有个孩子总是不愿意吃饭,直到有一次他的爸爸带回一只椰壳并突发奇想,用椰壳给孩子盛饭,孩子觉得特别好玩,从而爱上了吃饭。 在倦怠期,“椰壳效应”是重燃孩子学习兴趣非常好的方法。 在现有的习惯上加入新的行动、花样,是最后阶段成功的关键。 在孩子的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担心: 如果逼着孩子坚持下去,害怕孩子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如果不逼着孩子坚持学习,等孩子长大了,又担心孩子会抱怨父母没有好好培养自己。 就如在《家有儿女》中,刘星长大后就曾抱怨妈妈从小没有给自己培养一些特长,所以自己什么都不会。
如果刘星的妈妈能够懂得孩子的学习的必经过程,能够陪伴刘星科学地度过反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这三个阶段。 我想刘星不仅能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技能,也能通过坚持这个好习惯,走向成功。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 快乐就好,放养长大的孩子,不会明白坚持和拼搏的意义。
孩子只有在学习中坚持,才能真正进步。当孩子发现坚持之后,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也会真正爱上学习,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这世界,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都不那么简单,很多人因为不能坚持所以没有选择的权利。
正如作家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今天,让孩子学会坚持,正是为了明天他们可以从容地选择。
本文作者:清晨的歌
一句话介绍: 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宝妈。愿以文字为媒,体验百味人生。
稿件来源:秋叶写作特训营第13期
推荐助教: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