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时代 | 李秀勤:这是一场人类生命能量与另一种生命能量的斗争

诺然对话李秀勤


诺然第一问
诺然:时间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却会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意识和理念。如果一个人觉知了时间,就是觉知了死亡,觉知了死亡,就懂得了命运。这是惊喜的,也是悲凉的。
2020年春节的一场新冠病毒瘟疫席卷全国,乃至整个世界。可以说,没有人可以绕得开这一场瘟疫,每个人的内心都经历了恐惧与压抑。在这样的时刻请问李秀勤老师,您也在思考吗?
被称为艺术家首先是一种荣耀,您在思考什么呢?

李秀勤:这是一场人类生命能量与另一种生命能量的斗争,是一场占领生存权利的空间争夺战,没有国界没有种族之分,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平等竞争的场景,宛如动物世界海洋世界的生存逻辑,它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残酷无情,最后的成败结果取决于智慧的张力。
冠状病毒使城市封城,人被隔离封锁在几十平米的居所之中,在这封城,隔离的日子里,互联网的方寸屏幕成了我感知外部世界的器官,使我感受到了,真言的脆弱,被遮蔽的屈辱,谎言的虚狂,嚣张!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助和脆弱,感受人类的渺小即有限能量。在距离中看到了关怀互助的温度,看到了政治表演的可笑与阴谋背后的玄机,更看到了以死亡证实真言的分量!我的作品“大难唤真”呼之欲出。

诺然第二问
诺然: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会诞生宗教和艺术。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至今,不到三百年的历史,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资本与效益一直在相互攀比。有时候人类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自然本能,矫情而又沾沾自喜。
然而,一个突发的小小的病毒,让这个世界显现出真实的终极或终极的真实,那就是人的脆弱,人类的渺小。
呼吸是人类生命的第一需求,食物是第二需求,还有更多的需求不胜枚举。比如,口罩都成了必需品,像一块遮羞布。
然而,人类的生命表达还有更多的需求,还有更高的境界和可能性。
关于神,原本是一个自然的概念,但在人类日益淡化的宗教生活中,神已经在哲学的辩解中模糊不清了。
宗教是神的,艺术和生活是人的。
请问李秀勤老师,疫情之后,信仰是否会再一次成为人们思考的原点和依附?宗教和艺术是人类21世纪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吗?人类共同的终极信念是什么?

李秀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艺术来自祖先的巫术仪式。古典艺术的使命是为了传达对神、大自然的崇拜,文艺复兴使人对宇宙大自然有了理性的认知,使艺术有了一个拐点——开始指向了人,表现人的故事 ,色彩形象构图表现技巧与科技紧密相连。现代主义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创造成为艺术的重要使命。当代艺术家,关注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艺术家的感知,因此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于当下社会的气候,息息相关,是以自己的心性感知动荡中人和人类社会,关注生命的形态。
艺术来自于创造,我的作品创造来自于我与自然、社会、每天的日常的关系之中而激发出来的神性。
我信仰生命在抗争中爆发的活力,是艺术创作的原点。宗教和艺术是人类社会的灵魂。我不知道人类是否有共同的信念?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这就是一个鲜活的世界。

诺然第三问
诺然:当代艺术这个名词是为了区别经典和传统吗?它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是一个审美概念?
如果当代艺术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是一个审美概念,那么审美是不是也可能成为一个谎言?
百年前,杜尚《下楼梯的裸女》似乎意欲表达未来与神秘,却成为机械主义的立体变形。杜尚还将著名的小便器命名为《泉》送上纽约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也并非让存在主义者回到了存在本身。
杜尚被称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这及其具有思辨的意味。
文明带来了秩序,沉积为一种结构。结构式社会追求效率和利益,引发现代人的文明病症,一些艺术品不幸成为情绪和焦虑的出口。
今天的世界,文化被分为东方和西方,就像特产被分为南货和北货。
请问李秀勤老师,对于当代西方艺术,我们的艺术家更多的应该是借鉴,还是警惕,或者视而不见?

李秀勤:我的认识是:当代艺术是有独特的概念特征,不是以作品本身造型研究为使命,而是,提出与常规以往认知惯例相悖的理念,这就是在以前美术史中,从来没有发现的理念。譬如:当代艺术家博伊斯提出“社会雕塑”概念,这个概念思维来自于雕塑造型的塑造性,但是传统的雕塑作品研究的是作品自身的形体塑造,也就是说是关于作品形体审美的研究和塑造问题。而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是:“人”作为客体,在社会中,被经济、文化、宗教、历史社会背景所塑造的形态研究,社会是雕塑家,“人”是被塑造的,这里就不仅仅是造型,审美本身的问题,而是哲学,社会学,生命科学,人类学与艺术的关系问题。
杜尚作品“泉”,提出的问题是对传统审美概念的挑战——日常现成品为什么不可以从审美的角度观看?
因此现当代艺术创作,不是关于传统审美概念研究为目的,是以创造性地,改变人的常规思维而提出问题。

在我看来艺术具有东西方之分,但,不是绝对的。我们都知道人类的文明的最早记载来自亚细亚两河流域。往东南影响了东南亚,往北影响了希腊意大利整个欧洲。亚洲与欧洲在历史上对自然有不同的哲学理解和宗教信仰,因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思维。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宇宙世界有了理性认知,科技网络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人类的生活方式慢慢的走向趋同化,这是一种悲哀,但是又是一种不可抗拒的事实,今天的新冠性肺炎是一个没有国界的病毒在全世界蔓延,互联网使世界新闻超越国界,尽管各国在历史上对宇宙自然有不同的认知,但是今天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使人类慢慢的进入了类同的生活方式。艺术发映当下,反映人的状态,尽管有不同的进入方式。
作为一个成熟优秀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应该是有特色的,是原创性的,与时代气息紧密相关,个人的生命经历与人类苦难有着内在的联系。我认为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的标志是:对文化社会现实包括艺术,要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提出自己艺术理念,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艺术实践指向和目标,那么他就信心十足,勇往直前,目无旁骛地去做自己的作品。


诺然第四问
诺然:能否请李老师谈一谈雕塑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在环境与人的关系中,在空间与建筑的关系中,在人文与社会心理的关系中,雕塑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在观赏您的作品中,我总能发现一种“直觉的纯朴心境”,这非常难能可贵。
在创作中,您是如何将直觉和经验转换成知觉并上升为概念,同时又不被概念束缚和支配。
一件雕塑作品,它的辨读符号是重中之重,是和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一起诞生的。
请问李秀勤老师,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必须有什么样的形式特征?有什么样的创作语言特征?


李秀勤:雕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艺术门类,具有其它艺术门类不可代替的角色。譬如:今天的考古学家,通过亚细亚和两河流域出土的各种神像,陶器、印章、石雕等等研究人类社会,宗教信仰,军事,商业等等文明史的起源,希腊巴比农神庙、维纳斯、拉奥孔等等雕塑,成为研究欧洲文明起源依据。中国的红山文化中原始雕塑,“龙”的出土证明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因此,雕塑是早起人类文明的见证者。
当代艺术是一个大家庭没有艺术门类之分,雕塑是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有着当代艺术共同特征:在当下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敏锐的感知时代的脉搏,社会的气息,生命的存在状态,以独特地方式表达上述一切,这种方式不同于古典传统经典形式,而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雕塑的形式,材料以及结构与建筑、公共空间有史以来有着血肉关系。譬如欧洲雅典神庙的建筑与雕塑,罗马梵蒂冈建筑和雕塑就是米开朗基罗设计建筑和雕塑有机结合的典范。特别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顶部凯旋门结构,四块由乌东设计的出征、胜利、和平、抵抗高浮雕与凯旋门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这是古典建筑与雕塑相结合完美的经典作品。站在凯旋门东南面远望现代巴黎的新城开发区的拉德芳斯,这里是巴黎的新区文化、商业中心,从空间规划到建筑设计以及雕塑的空间位置、形式,我认为是二十世纪末至现在,城市建筑与雕塑结合非常好的例子。譬如其中有一件美国雕塑家考尔德设计的钢铁结构雕塑,典型后现代工业特征的作品“火龙鸟”,树立在文化商业中心广场,人们可以进入雕塑的内部,感受雕塑的结构与天空的关系,人们可以坐在其中休息与人交流,雕塑也是广场通道,穿越到对面进入广场另一座建筑,这件作品使人与人、与城市、与自然、与艺术的距离感觉拉近了,成为了整个拉德芳斯的的精神灵魂。因此当代雕塑传达的是一种关系,是一种参与和交流,这与古典雕塑的观看有着根本的不同,但是相同的一点是如果雕塑选对了材料,是一种经得起上千万年大自然各种考验的艺术。


艺术家是社会中一份子,是一位具有敏锐感知力的人,更重要的是必须是一位有知识具有思维判断能力的人,对事物自己具有独立见解的人,这与工人、农民、文学家,机械工程师、戏剧家,诗人、科学家是一样的,因为研究的专业知识不同因此观察事物处理事物的角度各异。作为我的作品起源,与我的雕塑专业,个人经历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我的第一次个人展览,《触觉、凹凸》的作品诞生,思维的源头来自我的个人经历,由此产生对视觉艺术的质疑,对盲人日常生活学习方式的关注,发现了盲文凹凸文字,从凹凸文字的形式生成过程中我感知到“凹”与“凸”是在张力与压力的转换关系中生成,而这种关系恰恰是雕塑的本质语言。而盲文凹凸文字的特征:是一种触摸文字(触觉,是检验人的生命是否存在的标准)与盲人的生命感知方式有着根本的联系,由此建立起一个概念:触觉——生命,凹凸——雕塑。


如何判断是否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是一个认知的问题:是什么人在看?如何看?标准是什么?
1、 是否好看?是否给我带来愉悦?是否美化环境?
2、 专业语言是否坚实、熟练?
3、 作品表达意识指向,语言结构合理性以美术史为背景考证作品的价值,也就是说“美 ,在哪里”?
我认为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首先要以她的创造价值来衡量。譬如:临摹或抄袭一件惊世名作只是学习过程,在创造性方面是没有价值的。好的艺术作品来自于敏锐的觉知,创造一种审美形式,这种形式唤醒观者经验和记忆。如何创造?这来自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悟性。

诺然第五问
诺然:一件雕塑,材料和肌理就可以直接导致视觉的感知,从一种直观的物理表象,也即可见的经验,转换到一种抽象意象带来的心灵体验。
这么说,雕塑材质的选择及其关键,或者说,雕塑原胚的制作至关重要。
那么,请问李秀勤老师,一件雕塑的完成,形状或形体又是怎样的表述语言,担当起与雕塑的物质形态对应的精神容貌或精神实质,雕塑的形如何完成“势”的表达?
绘画留给人们的记忆符号是:色彩,构图,主题等等。雕塑的记忆符号是什么呢?




李秀勤:材料对于雕塑而言非常重要,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季节之分,每一季节各有自身的特色,不同的人的年龄段有不同身体感知,要选择不同质地的衣服,重要的是人的个性喜好不同,其选择对象就产生了差异。
雕塑面对材料的选择宛如人面对不同季节“自知冷暖”选择自己的衣服,在选择的过程中体现了“人”的素质。
我认为一件雕塑作品的主题、材料和形式选择与文学作品创作是一样的。一件纪念性的雕塑与装饰性的雕塑选择的形式是不同的,纪念性雕塑需要严谨肃穆的艺术语言表达,而装饰性雕塑需要轻松愉快流畅的形体展现。一篇悼念性文章与一篇贺词是非常有差异的。


雕塑的形态是指雕塑的整体气韵,也就是雕塑的气势。如何表现雕塑作品的气势这是艺术作品追求的目标。一位优秀的跳高运动员,需要好的身体素质,具有高度的身体爆发力,爆发力就是身体向高处走向的弹跳“力”,由“力”而产生了“势”,“势”来自于身体各部分的能量的总和。一件好的雕塑作品,是有形体内在力量的相互对照而产生的。


关于展览

开放时间及票务信息
“后疫时代——西方经典 东方当代”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最后入场时间为17:30
观众可通过大麦网平台购票,现场凭电子票快速入场;亦可于人可艺术前台购买展览门票。全日期通票成人单次票价为66元,双人套票为110元,学生票单次票价为50元,三人(含)以上每位50元。

◤人可艺术中心( Renke Art Gallery )是一家独立的当代艺术机构。位于杭州核心地段,距西湖5分钟的步行路程。于2009年3月,自成立伊始就致力于画廊品牌的构造,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画廊团队:策展、装裱、布展、档案管理,旨在为一流的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提供专业化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撑平台。
RENKE is an independent, contemporary art gallery, located at the heart of Hangzhou, five minutes’walk to the west lake.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March 2009, RENKE has been working on its gallery brand construction, established a professional gallery team: curator, mounting, exhibition, fil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utmost support to contemporary artists and curators, also to generate open and lively programs of art exhibitions and culture events.
◤人可艺术选择的艺术家有其自身的价值观,对艺术有着独立的判断力,不从众,不投机。经营长线艺术市场和具有学术定位的艺术家,是人可艺术一贯的准则。秉承包容性、开放性、探索性的原则,人可艺术以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展览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展示已然出现并挖掘未来即将出现的具有艺术史价值的艺术家,旨在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RENKE has its own independent esthetic judgment and standards. Paying attention to professionalism and quality content, RENKE strives to showcase established as well as emerging artists with independent ideas and academic values. The gallery has dedicated itself to maintaining a modern vision, providing high-value art exhibitions, upholding professional operation tactics, and actively engaging in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从艺术本身出发,从本土生发出来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并能赢得国际学术同行的认可与尊重,是人可艺术之梦。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itself, from the local art of the China, contemporary art and international view, and can w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eer recognition and respect。It is a dream of RENKE.
艺术总监 Art Director |何勇淼 He Yongm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