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亿中国资本进军东南亚,东南亚将成为下一片热土?
以下内容来自J2T捷仕,向您分享最深度的行业洞见。
2018年是东南亚风头很盛的一年。
一个关于“构建东南亚与东北亚创投生态圈”的峰会在高楼林立的吉隆坡举行。
该峰会吸引了10余个国家的超过数百位投资人、创业者、商界名人、政府官员等各圈层人士参与。
囊括东南亚的百余家投资机构和几十家创业公司。
涉及了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物流、旅游、AI等多个方面。
这样的盛况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
东南亚市场板块正在被撬动,成为资本们争相追捧的新高地。
最先出手的就是阿里和腾讯。
阿里、腾讯都在其电商、物流等领域布局投资。
阿里对东南亚最大B2C电商平台Lazada追加了20亿美元的投资,还派内部得力干将彭蕾出任Lazada的CEO,可见马云对东南亚市场的重视。
亚马逊对中小卖家的不友好和国内经济形势的不乐观,也让中国卖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东南亚。
众所周知,东南亚11国是全球最有活力的新兴市场,GDP增长的速度领先世界。
2018年柬埔寨GDP增速为7.3%,越南为7%,缅甸为6.7%,这些增速甚至比中国都要高。
东南亚坐拥6亿多人口,有大量的年轻廉价劳动力,并且有大量密集制造业工厂转向东南亚。
这些因素都使东南亚成为了投资热土,而中国和日本则是这块热土投资的领头羊。
除了电商领域发力,在基建上也是各种利好。
在该地区六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当中,中国支持基建项目的价值为2550亿美元。
而日本投入基建项目的价值为3670亿美元,反超了中国。
越南国家已经成为了日本基建投资的重中之重,其中未完成项目的金额就高达2090亿美元。

历史上,东南亚是我国重要的移民前往地,且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华侨。
东南亚地处热带,四季长青,物产丰富,农副产品更是销往世界各地,还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玉石、石油。
虽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东南亚国家却普遍并不富裕。
要知道,曾经的东南亚无论是国家生活水平还是工业实力,都要比中国强出许多。
这才有了”下南洋“风靡一时。
但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局面渐渐扭转,东南亚愈发贫穷与我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截然不同。
东南亚当年经济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丰富的矿产资源。
通过采矿业的发展,带起了一定水平的工业。
可随着其他国家工业的发展,东南亚国家的工业水平逐渐没有了优势。
尽管东南亚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机会成为东亚的”海湾国家“,但由于东南亚人口数量的激增,原本并不富裕的经济更难得到提升了。
一个落后的国家想要繁荣,只能依靠大国扶持,给予技术、市场、资本,完成蜕变。
但偏偏东南亚缺乏这样的机会。
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始终战乱不断,没有和平的环境,也会阻碍经济发展的步伐。
其次,东南亚还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不仅高端人才外流,普通人也大量奔赴海外充当劳工。
仅印度尼西亚有600万海外劳工在亚洲富裕国家工作,而著名的菲律宾菲佣,也有200万以上。
据统计:当前东南亚各国总计有超过1300万海外工作者。
菲律宾总统为此出台了”科学家返国计划“,但却没能改变当前现状, 外移人口愈来愈多。
因此,东南亚除新加坡外,普遍缺乏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
没有强大的本土企业,则只能依靠进口,这也让许多外国资本享受了东南亚红利。
90年代初泰国菲律宾人均所得是中国数倍,现在却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而且差距不断扩大。
没有发展好重工业,东南亚尽管启动快,可后期可持续走弱。

对于国内大多数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东南亚就是10年前的中国。
人口基数大,基础设施尚待完善,互联网渗透率仅有20%,人们对互联网改善生活有着强烈的意愿。
按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分析来看:
越南正在一步一步的借鉴中国发展经济的模式,学习中国发展经验。同时,越南经济也正在通过自己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从中获利。
波士顿大学罗伯特·罗斯教授也表示:
越南发展经济需要中国的钱、中国的贸易,还需要中国提供包括改善基建等方面的帮助。
联合国预测:
越南的目标是在2020年间将其人均收入提高到3500美元。目前,中越两国制造贸易合作密切。中国已经连续13年保持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越南成为东南亚国家里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越南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便宜。
近几年来,在制造业对外“招商引资”方面学习了中国的经验,不久后人均GDP就开始快速上升,这一切都和二三十年前的中国有点像。
过去越南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增长率仅有2.8%,但从2016年开始,越南的经济增长率跳升到6.2%;
2017年,越南的经济增长率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达到了6.8%。
与制造业同步进行的是,服务业也成为越南经济的支柱,占到GDP的40.92%。
东南亚的人口结构,也反映了市场具有长期增长的空间。
东南亚6亿多人口,其中约一半的人口处在中青年年龄阶段,这将给消费市场以及经济带来巨大的正向作用。
满足了人口红利,作为接替中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飞速发展。
这才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东南亚市场同属亚洲。
马来西亚90%的GDP是掌握在华人手里,印尼达到95%,新加坡基本上100%是掌握在华人手里。
也就是说东南亚70%-80%的经济基本上掌握在华人手里,因此东南亚的整个经济形态是偏亚洲的。
除了人口、经济、文化和政策外,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落后等因素也是国际企业进驻东南亚市场的优势。
这一点,也很像过去的中国。
因此,东南亚的市场价值、潜力,在未来会更大。

据投中研究院的《东南亚科技创投发展报告》显示:
过去三年半,东南亚科技项目共得到了近263亿美元融资,而来自中国的创投资金是东南亚最大的投资来源,投资规模达到132亿美元,占据半壁江山。
从投资领域来看,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也是走在世界行业发展前列。
涵盖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医疗健康技术、物流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
互联网在东南亚的普及为中国投资机构的进入提供了一个好的市场基础。
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6国的互联网在线用户就已经超过了3.5亿,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东南亚人口使用互联网,渗透率极高。
如今,东南亚是47%的受访中国大型企业未来三年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从各种投资表现来看,中国创投资本无不表现出对东南亚十分青睐。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深度叠加的新变革,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高峰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出现给传统金融业带来了变革,对金融市场、机构和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成为全球投资人和创业者聚焦的热点领域。
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数量创历史新高,全球范围内共有1707个项目获得总计395.7亿美元的融资。
从获得融资企业数量来看,2018年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在各个市场均有所增加,欧洲除外。
从投资阶段来看,资本市场持续青睐于中期成长型创业公司。
成就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独角兽公司的出现。
在全球各地区中,东南亚地区成为金融科技创业热土。
这不仅因为在2018年东南亚金融科技投融资数量与规模较上一年呈现出143%的高速增长,同时也因为东南亚的金融科技企业已开始成功吸引大额融资及海外投资人的强烈关注。
随着监管科技和保险科技不断完善,金融科技投资仍将不断成长,势必会引来更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