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爱梵高·梵高回眸的瞬间,我已泪流满脸!
前些天,寻找新电影的我,无意间翻到了《至爱梵高》。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预告,我却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不油画动画片。在翻看完所有能看的预告片段后,有种莫名的惊喜和感动。惊喜是全新的动画展现形式给视觉带来了不一样的冲击感,而感动则有些莫名,或许枕骨很多网友所说:“梵高回眸的瞬间,我已泪流满面。”

▲文森特·威廉·梵高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89年创作《星月夜》。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至爱梵高》第一次全面的展现在大陆的观众面前,是在第20届上海电影节上。它就这样毫无悬念的就斩获了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不仅如此,在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也荣获了观众选择奖。这部史上第一部以全油画展映的动画片,以梵高的画风,每秒12张油画,向我们讲述了梵高的人生和内心世界。






想到梵高,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大多是他笔下的向日葵和星空,或者绑着绷带的梵高自画像。


这位不善言辞,却渴望倾诉的画家,29岁才开始拿起画笔,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天赋秉异的他,在短短8年间,就创造出一幅幅立于天地的艺术品。然而天妒英才,梵高生前并没有因为这些画作过上幸福安稳的日子。反而是一生艰辛、贫困潦倒。在生前更是受尽病痛的折磨,焦躁,多疑,幻听......这导致他割掉了自己的耳朵,被送进了法国南部的精神病院。




除了画作,唯一能让他想要倾诉的人也就只有远在巴黎的亲哥哥提奥。他将一生中所写的800多封信中的绝大多数信件,都寄给了提奥。信上写满了他创作时的情感,在他寄给提奥的最后一封书信里,还写着这样一句话: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之所念。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今天的全油画动画片《至爱梵高》。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从15岁开始就喜欢梵高的波兰艺术家Dorota Kobiela。当 Dorota Kobiela在书信中看到这句话时,便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希望能如他所愿,他的内心,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就由他的画来讲述吧!”


于是Dorota Kobiela便找到动画导演 Hugh Welchman合作,他们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深入研究了梵高的800封书信和相关的书籍,开发出能再现梵高生活细节的剧本。再邀请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师,全手工绘制,65000帧油画。花费了7年之久,才构成了今天这部现长达95分钟的经典之作。两人还因为此次合作,互相欣赏,结成了夫妻。


明晃晃的太阳,一望无际的麦田,浩瀚璀璨的星空......梵高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远不止一件艺术品那样简单,更是向我们传递了即使受尽了世间的苦难,也要保持热爱它的心态。“历经磨难,方得始终”,用灵魂的那团火,去照亮世界也照亮自己。



以生活的黑暗,画下笔尖的灿烂
因为梵高,所以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