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纳屈和戴维斯|一段兄弟罗曼史

(原发于微信公众号:@吉尔达的红菱艳)
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和小萨米.戴维斯(Sammy Davis, Jr.)。
乐迷知道他们是美国传统流行乐(traditional pop)的代表歌手,六十年代曾以鼠帮(The Rat Pack)成员的身份在拉斯维加斯短暂同台演出。(我们写过一篇介绍鼠帮的文章,戳这里:鼠帮|二战、摇滚乐和成人偶像 )
但他们的私人关系远不止“鼠帮”。四十年代初意外相识,两人在往后半个世纪里发展为最亲密的伙伴。十岁的年龄差距让他们“充当起对方原生家庭中缺失的兄弟角色”。弗兰克会像兄长般辅助并见证萨米的成功,萨米则以后辈的身份崇拜并追随弗兰克,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他偶像私人的一面。
正如两人合唱的那首Me and My Shadow的歌词:
“就像墙纸贴着墙壁
就像海岸连着海洋
就像你永远无法摆脱你的影子
你永远无法摆脱我”
但这种“我和我的影子”式关系并非完美。权力不平等始终像一个幽灵游荡在两人之间,随时引发情感危机。萨米会抱怨弗兰克的控制欲和隐性压迫,弗兰克也会因萨米暴露无遗的野心感到冒犯。这些细小怨念将不断累积,导致他们的关系两度走向终结。

但最后总有一股力量令两人和好如初。传记作家肖恩.莱维称他们之间“存在某种情感纽带”。他们的亲友相信他们对彼此怀有深刻的爱与尊重,尽管偶尔也困惑这两人怎么还能忍受对方。
或许只有他们自己能理解这种感情。九十年代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共同亮相时,弗兰克对萨米说:“我爱你。我找不到更好的表达了。你是我兄弟。你是最好的。”

一、仰望与被仰望的
传记作家威尔.海尔古德评价弗兰克和萨米的关系时说:“一段交情日后的走向,与这段交情的起点密不可分。”
有一点可以确定,弗兰克和萨米的关系始于崇拜。
“萨米的偶像是弗兰克.辛纳屈,”萨米的朋友保罗.威尼克说,“他崇拜那个男人。”歌手佩吉.金的表达更极端。“萨米觉得弗兰克是上帝。”她想起弗兰克只需打个电话,就可以把萨米从气氛正浓的聚会上召唤走。
这种崇拜甚至爱慕的情绪将延续几十年。记者们会习惯萨米在采访中以尊敬的口吻提到弗兰克的名字。摄影师米利特里回忆一次圣诞节在弗兰克母亲家遇见萨米,看到他“总是在谈论弗兰克、弗兰克的歌、弗兰克的样子;他永远带着台相机,去拍弗兰克的照片。”晚期巡演,萨米一直保留致敬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 Tribute)的环节,他会演唱几首弗兰克的经典曲目,与观众聊起弗兰克和他相识的经过。
萨米和弗兰克的初遇算是一场偶然。1941年,弗兰克.作为乐队歌手随汤米.多尔西的大乐队前往底特律的密歇根剧院演出。原定为乐队做开场表演的踢踏舞组合Tip Tap & Toe在外地耽搁了几天,乐队临时找来了当时默默无闻的威尔•马辛三人组作为替补。
这个组合由威尔•马辛和萨米•戴维斯父子三位踢踏舞舞者组成。小萨米从四岁起就在组合里演出,哪怕后来他的名气远超于父亲和“叔叔”(为了营造家庭的氛围他会称呼威尔为叔叔),在60年代以前,他将一直以组合的名义活动。

据萨米在自传里回忆,演出开始前,他在后台第一次见到了辛纳屈。“后台公告牌旁看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家伙,他向我们走来,伸出手,'嗨,我叫弗兰克,在多尔西的乐队唱歌。'”

尽管之前听过弗兰克的唱片,但直到那晚站在舞台侧翼看完弗兰克的现场表演,萨米才真正领悟到这位歌手的魅力。“弗兰克和其他乐队歌手的风格截然不同。”萨米描述道,“他毫不费力地演唱曲目。他对歌词的处理,就好像它们不过是他唱出旋律的借口。”
这种风格将成为萨米一生模仿的对象。日后弗兰克会指出“你听上去太像我”,乐评家会反复对比萨米和弗兰克在歌曲处理上的相似处。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弗兰克对当时只有十六岁的萨米也产生了兴趣。两人一起去吃过几次饭,有时就坐在化妆间前的楼梯上,谈论着娱乐圈。
三天后,Tip Tap & Toe归队,威尔•马辛三人组离开了密歇根剧院。对萨米而言故事没有结束。弗兰克对他的吸引力并未从此减弱。他开始整夜聆听弗兰克的专辑,模仿弗兰克在唱片封面上的穿着。他剪下所有和弗兰克相关的文章,做成剪贴本随身携带。他会在经济紧张时向父亲要钱买有弗兰克内容的粉丝杂志。入伍的那几年,他会为士兵表演弗兰克的模仿秀。
这段时间里,弗兰克从大乐队单飞,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以独唱歌手的身份走红。他和他的专辑逐渐成为电台常客,他的粉丝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成立。1946年,弗兰克已是全美现象级的青少年偶像歌手(teen idol)。同年,萨米从军队回归演艺圈。在酒店房间焦急等待新合同时,他偶然听说弗兰克正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录制广播节目。
他不愿错过和偶像二次见面的机会,尽管不期待弗兰克记得不温不火的威尔•马辛三人组。演出结束后,他溜到后台,穿过几百个尖叫的少女粉丝,见到了这位红透半边天的歌手。
“他看起来像一个明星。”萨米在自传里写道,“他不比我们大多少,却有一种处世不惊的态度,就像我们都是傻乎乎的小孩,而他是个男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自传出版以后,萨米给弗兰克送去一本,用荧光笔将这段话标记出来。这是他对弗兰克最早的印象之一,也将主导往后他与弗兰克的相处模式。
当萨米向弗兰克递出签名用的照片,他大概做梦也没想到,这位歌手会看着他,说:“我是不是认识你?”
在确定对方是五年前和自己合作的那个小孩后,弗兰克做了两件事。第一是说明他不喜欢“萨米”这个名字,因此以后会称呼对方“萨姆”(Sam),第二是邀请对方下周再来看演出,“我帮你留张票”。八十年代接受BBC访谈时,萨米回忆那晚离开剧院后,他因为情绪激动,徒步走回了他“该有二十英里”远的酒店。“我感觉像在天堂,像在飘,那种感觉,因为我见到了他,而他记得我。”
“那是我们关系的第二次开始。”萨米最后说。

二、帮助与被帮助的
从那以后,两人又见了几次面。萨米去看弗兰克的演出,演出结束后在弗兰克的化妆间闲聊两句。
和偶像近距离接触已经足够让萨米激动,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弗兰克愿意将关系推近一步。1947年,威尔•马辛三人组突然接到国会剧院的电报,邀请他们为辛纳屈的演出做中场表演,并且提出了一个远超他们预期的价钱。
来到剧院后,萨米被一位工作人员叫住。“你是萨姆吗?辛纳屈先生让你去他的化妆间。”
他来到指定的房间门前,刚好撞上弗兰克出来。“嗨,萨姆,见到你真好。你家人怎么样?”弗兰克笑着说,“很高兴我们有有机会共事。”
一切又回到了六年前。弗兰克和萨米同台演出。几乎每场演出间隙,弗兰克都把萨米叫到化妆间,有时会带他出去吃饭。萨米每晚准时站在舞台侧翼,沉浸在弗兰克的表演中。
某晚在舞台侧翼,萨米偶然撞见剧院的演出负责人西德尼•皮埃尔蒙。当他试图感谢西德尼雇用自己的组合时,西德尼笑了。“別谢我。是弗兰克坚持要你们。”他接着告诉萨米弗兰克如何拒绝选择更有人气的踢踏舞组合,执意要以高价请“萨姆和他的家人”。

萨米日后会回忆许多类似经历——弗兰克如何利用自己的名气为他争取演出机会,并且确保他拿到较高的酬劳。如果参与投资电影,弗兰克会让编剧专门为萨米写一个角色。他会带萨米参加各种聚会,结识娱乐圈的重要人物。“他为我打开了很多扇门。”萨米说。他称自己往后的成功有弗兰克的功劳。
一次在化妆间听完萨米简单的试唱后,弗兰克告诉萨米他欣赏他的嗓音条件。“你应该试着唱歌。”虽然萨米之前也对演唱有兴趣,但弗兰克的话才让他真正考虑从职业舞者转型为唱跳艺人。后来萨米在唱片领域取得无法令人忽略的成就,很多听众甚至会忘记他舞蹈演员的出身。
弗兰克对萨米的帮助还将延续至生活中。1955年,萨米在内华达州遭遇严重车祸。这场意外导致他摘除了左眼眼球,他一度担心这将是他演艺事业的终结。就在这时,弗兰克以几乎是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在病床旁。
弗兰克邀请萨米出院后去他家里住一段时间,那段日子里一直鼓励他,协助他做一些平衡训练,并帮忙筹划了他的复出演出。“我车祸失去一只眼睛,甚至想自杀时,他是全世界对我最好的人。”萨米后来说。

1960年,萨米和瑞典演员麦娅举行了婚礼。这桩跨种族婚姻在当时引起巨大争议,萨米和麦娅不得不忍受来自保守人士的谩骂甚至死亡威胁。令萨米感动的是弗兰克坚持以伴郎身份出现在婚礼上。“公众意见可以使迅速摧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弗兰克做我的伴郎不是一件小事。”萨米在自传里写道。

对弗兰克来说,支持萨米的婚礼也是他在种族议题上的表态。那些讨厌弗兰克的记者会在文章中找尽角度鞭挞他的为人,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弗兰克的种族观念远远领先于时代。
“他将自己视作被压迫少数族裔的一分子,对类似处境下的人抱有绝对同情。”弗兰克的男仆乔治•雅各布斯说。弗兰克早年也因意大利裔的身份遭遇过偏见,这使他坚定站在种族主义风气的反面。40年代他曾前往佐治亚州的高中进行种族平等的演讲。因为看到“很多有才华的同行没有得到应得的机会”,巡演时他会确保伴奏乐队里有一定数量的黑人乐手。鼠帮在拉斯维加斯演出期间,他会向酒店老板施压确保萨米不会因为肤色被拒绝和他入住同一家酒店。
“在关心还没有成为潮流之前,他就开始关心了。”萨米说。
三、娱乐与被娱乐的

萨米会同意弗兰克的帮助就像为他“保驾护航的远洋巨轮”,但这种帮助也有代价。在和弗兰克度过无数个由礼服、酒杯和高尔夫组成的日子后,萨米会逐渐发现,在享受弗兰克照顾的同时,他需要以感恩的姿态放弃一部分自尊,允许弗兰克在他身上找点乐子。
演员唐姆•德鲁西称弗兰克和萨米的关系几乎像国王和宫廷小丑。弗兰克有时会在他人面前贬低萨米,开一些羞辱性的玩笑,并且显然乐在其中。
弗兰克和萨米的其他艺人朋友会赞同这种说法。露塔.李表示在弗兰克的朋友圈子里,萨米是最容易被捉弄的对象。“他就是发条玩具。他就是宠物。”保罗•安卡称弗兰克“可以对他(萨米)很残忍”。保罗.斯特劳斯回忆一次在赌场蒸汽房里看到弗兰克对萨米动作有点粗暴。尽管明白弗兰克只是在闹着玩,但那个场景仍令他不太舒服。他觉得这是某种欺凌。
偶尔连家人都接受不了这种相处模式。萨米的妻子麦娅曾经拒绝去《罗宾七侠》(弗兰克和萨米都有参演)片场探班,因为她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丈夫被弗兰克贬损。“他对你的方式,那些笑话……我受不了他把你当小孩看,你是成年人了。”
有时弗兰克还会展露危险的控制欲。在萨米上升为一线明星后,弗兰克仍会为他安排夜总会或好莱坞剧组的合同,不管这些安排是否与萨米的行程冲突。他会要求萨米换掉团队成员,启用他推荐的人选。他甚至会干涉萨米的交友。
对弗兰克出格的行为,萨米几乎不会反抗。如果有人劝他别那么窝囊,他就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弗兰克以前如何帮助过他。有时候他会简短地说:“我不想惹他发火。”

没有人想惹弗兰克发火。虽然朋友们敬佩弗兰克的领袖气质,并称他是一个人所能拥有最慷慨仗义的朋友,但他们也无法忽视弗兰克爆发起来吓死人的脾气。彼得.劳福德(弗兰克“鼠帮”的成员)记得弗兰克如何在事情不如自己意时大发雷霆,甚至对忤逆他的人动粗。一次他目睹弗兰克将某个姑娘推向玻璃落地窗,看着女孩倒在血泊中,他暗自发誓这辈子绝不能激怒那个男人。
很多人相信弗兰克性格里强硬的一面来自他的黑手党朋友。新泽西500俱乐部的地下老板“瘦子”德莫多(“Skinny” D'Amato)在弗兰克事业早期给予了诸多帮助,对弗兰克后来行事风格的形成有深刻影响。据传,某天在俱乐部的吧台,这位帮派成员向弗兰克传授了一条准则:“你不能请求别人,你要要求他。”

至于萨米,周围人会说他是个“可爱的角色”,但这种评价也暗示了他性格里的软弱。他会察言观色,擅长把朋友逗开心,但往往带点讨好的意味。露塔.李说他几乎像一只小狗。演员厄尔莎.基特(萨米前女友)相信从小演出的经历让萨米习惯了去娱乐他人。当萨米放低姿态配合弗兰克的霸凌倾向时,很多认识他的人并不感到惊讶。
尽管萨米对弗兰克几乎是弄臣对国王的顺从,但他也藏有超越这位偶像的野心,至少在演艺事业上。“我觉得萨米为自己取代辛纳屈先生在娱乐圈地位的幻想暗自愧疚,”弗兰克的男仆后来说,“他百依百顺的行为就是在补偿这种野心。”
“如果弗兰克睡一个小时,萨米就睡十五分钟。”开罗夜总会的工作人员回忆道,“如果弗兰克抽骆驼牌烟,萨米就抽蓓尔美尔——劲更大,效果更久。”
萨米的好友杰西.兰德记得萨米录制单曲Hey There!的场景。所有人都听出这是首有爆红潜质的好歌。“(录制结束后)萨米转向我,冷冷地说,'弗兰克听到这歌,会伤心死的。'”
四、抛弃与被抛弃的
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弗兰克和萨米多少次宣称他们爱对方,他们相处模式中的缺陷难免在他们之间滋生怨念。总有一天这些怨念将爆发,导致两人分道扬镳。事实证明这种事情发生了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1959年。萨米接受芝加哥电台的采访,主持人谈到萨米和弗兰克的关系,并且暗示他听说弗兰克有些难相处。
可能萨米在这件事上有太多感悟,或许他以为自己和弗兰克之间容得下几句牢骚,他没有像以往那样为弗兰克辩护,反而对主持人表示赞同。“才华横溢也不是没礼貌的理由,”萨米说,“我不管你是不是世界上最有才华的人,你没权利踩在别人头上,不尊重他们。而他有时就会这么做。”
主持人继续问萨米觉得全国最优秀的歌手是谁,萨米回答是自己。“超过弗兰克吗?”“对。”
这样对待辛纳屈不可能没有后果。“萨米出局了。”彼得•劳福德回忆道。弗兰克立即将萨米开除出尚未开机的《战云》剧组,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拒绝和萨米见面。演出时,他甚至交代保安不许萨米接近场地。
“你知道人崩溃是什么样的吗?” 彼得的经纪人米尔特•艾宾斯回忆说,“萨米从早哭到晚。”米尔特和彼得试着为萨米说情,但弗兰克不肯动摇。“弗兰克不肯跟他说话。”
彼得相信弗兰克的怒火与事件发生在芝加哥有关——弗兰克很多黑手党朋友就住在这座城市。“在大佬面前让弗兰克难堪,这是不可饶恕的部分。”他还说萨米该庆幸弗兰克没什么过激举动,只是对他冷处理了一阵。
在将萨米拒之门外几个月后,弗兰克让步了。在萨米诚恳地公开道歉,又私下在电话里和弗兰克道歉了一遍后,弗兰克结束了冷战。这次和好碰巧赶上《十一罗汉》的拍摄,由拍摄又延伸出鼠帮的一系列故事。(再次,我们写过一篇介绍鼠帮的文章,戳这里:鼠帮|二战、摇滚乐和成人偶像 )

第二次决裂发生在70年代。先是萨米和朋友抱怨弗兰克太难满足,而且欺负人;八卦杂志开始报道萨米的反叛。一切又像芝加哥电台事件的重演。但这次不和还伴随其它矛盾。彼时萨米开始滥用药物,演出状态时好时坏,私生活也乱得拎不清,这些都令弗兰克极度厌恶。
这次萨米没再低声下气地请求原谅。如果弗兰克不喜欢他的行为,那他干脆不去见弗兰克。一开始是几周,后来是几个月。若受邀出席同一场社交晚宴,他会有意识和弗兰克保持距离。似乎想强调自己和弗兰克的决裂,他还去英国找到多年前和弗兰克闹翻的彼得•劳福德合作了两部电影。
尽管朋友们猜测萨米心底还和弗兰克存在某种情感联结,比如,当萨米和克利夫兰一家食品公司合作创立了一个售卖意大利菜的品牌时,朋友会在背后议论萨米对意大利食物的着迷来自弗兰克,但所有人都能看出这次他这次离开弗兰克是认真的。

弗兰克将萨米的行为视作对他个人的严重背叛。他的自尊不允许他放低身段挽回一个叛徒。如果萨米想走,那他就当不认识这个人。他不再费心叫萨米参加他的社交聚会,他的演出里不再有萨米作为嘉宾出现。就这样,曾经无所不谈的两人好几年没说过话。
一直到1978年,在双方妻子的安排下,弗兰克和萨米终于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家酒店里见了面。这次见面成为他们修补关系的起点。在尴尬的破冰后,弗兰克开始对萨米倾吐这几年的真心话,尤其是他对萨米药物成瘾的看法。他说他觉得萨米在逃避事业下滑的现实,但滥用药物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毁了他。“我在你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爱你,如果你变回无名小卒我依然会爱你。但你在欺骗自己……如果你继续用那些东西,我不想靠近你。”
不少朋友向萨米传递过类似信息。但只有弗兰克说动了他。萨米保证会戒毒,让生活回到原来的状态。当他真的做到以后,弗兰克张开双臂迎接他回归自己的圈子。两人又开始结伴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多年前,萨米的“叔叔”威尔·马辛对萨米当时的女友说,他觉得最好有人能管教萨米。多年以后,某种程度上,弗兰克充当了那个角色。至少这一次,他把萨米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爱与被爱的
在一切崇拜、感激和依恋情绪背后,弗兰克和萨米漫长交情的根本维系点,在于他们满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或许因为弗兰克在巅峰时期展现出了独立、自足,几乎是亨弗莱•鲍嘉式的硬汉形象,很多人不相信他内心深处对亲密关系有着迫切渴望。
“当他唱到孤独的时候,他的音乐才最令人动容。”传记作家肖恩•李维说,“……人们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不惜拖慢每场演出的节奏唱那些歌——有时显得没必要。但孤独是他音乐调色板上最鲜明的颜色,而且显然来自他的内心深处。”

李维认为弗兰克的孤独体验要追溯到儿时。弗兰克出生在当时罕见的独生子家庭,尽管从小物质条件优越,但始终缺乏同龄人的亲密陪伴。童年时期他就学着用零食、玩具或漫画书将同街区的孩子吸引到家里玩耍,这种以礼物寻找友谊的做派将延续至他成名以后,不过礼物将换成酒水、女人或工作机会。但不管怎样变化,他对亲密友情和无条件陪伴的渴望不会终止。他始终需要那种随叫随到、不离不弃的伙伴。同时,出于对自身男性气概的焦虑,他不希望这个伙伴过于强势。他不想自己看起来像被对方控制。
很多人会受不了弗兰克友好但有些居高临下的态度,但萨米吃这套。演员厄尔莎•基特称萨米的问题在于“没有人让他感觉到自己作为人而重要。”她接着说这是所有童星遭受的诅咒——从小为身边的成年人带来收入意味着,在看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前,他们先看到了自己作为赚钱工具的价值。

好友弗吉尼亚•凯普哈特记得萨米曾对她说,他希望找到一个人,"不是爱我能为他们做什么,是爱我这个人”。某种程度上弗兰克做到了。在父亲、观众和夜总会老板都期待萨米为他们好好表现的时候,弗兰克一直在对他付出。弗兰克对萨米的好感不是建立在萨米能为他带来多少经济利益上。他会在国会剧院放弃更有商业价值的舞蹈组合,选择萨米和他同台演出,只是出于对萨米的喜爱;而他需要的,不过是萨米每天晚上去他的化妆间,陪他聊点有的没的。他以这种方式肯定了萨米舞台下的价值。
所以无论周围人多么不理解弗兰克和萨米的关系,甚至认为他们之间是有毒的友情,两人还是像着了魔般粘在一起。事实是他们需要彼此。

在一封1989年寄给弗兰克的信件中,萨米说:"六十年在娱乐圈是一条很长的路......我想感谢你和我分享这段旅程。"在信件下方有一句手写的"P.S. 我爱你"。
十一个月后,萨米因咽喉癌去世。经纪人将这个坏消息带给弗兰克。“他把手盖在脸上,开始哭泣。这是我为数不多几次看见弗兰克落泪。”弗兰克取消了当月剩下的四场演出。
当天晚些时候他短暂接受了记者采访。当被问及萨米应该如何被铭记时,他说:“他是我一生中认识最好的人。以及,当然了,才华横溢。他是个很美好的男孩。”


参考资料:
图书
[1] Anka, Paul, and David Dalton. My Way: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St. Martin, 2013.
[2] Davis, Sammy, Jr., and Jane and Burt Boyar. Yes I Can: The Story of Sammy Davis, Jr.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12.
[3] Fishgall, Gary. Gonna Do Great Things: The Life of Sammy Davis, J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3.
[4] Haygood, Wil. In Black and White: The Life of Sammy Davis, Jr. New York: Knopf, 2003.
[5] Jacobs, George, and William Stadiem. Mr. S: My Life with Frank Sinatra. HarperCollins e-books, 2009.
[6] Kelly, Kitty. His Way: The Unauthorized Biography of Frank Sinatra. New York: Bantam, 1986.
[7] Levy, Shawn. Rat Pack Confidential: Frank, Dean, Sammy, Peter, Joey & the Last Great Showbiz Party. New York: Broadway, 1999.
[8] Sinatra, Barbara. Lady Blue Eyes: My Life with Frank. New York: Crown, 2011.
[9] Weisman, Eliot, and Jennifer Valoppi. The Way It Was: My Life with Frank Sinatra. New York: Hachette, 2017.
视频
[1] Biography Documentary HD - The Rat Pack A&E Biography. https://youtu.be/OHrlpP8kxA4.
[2] Frank Sinatra Comments on Sammy Davis Jr.’ Death. https://youtu.be/5plsuVsUMng.
[3] Sammy Davis Jr. at Wagan 1989 (Part 3 of 4). https://youtu.be/SDnj0dyi2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