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300公里,我够不够诚意?
这位男士是我在参与我广大爱好中一项认识的(2020),在我问询国内贾樟柯导演的片子该在哪里可看的时候,他在谐聊中加我并热心答复。书接上文,在40公里男一系列奇葩举动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我曾向他请教,希望他从男生角度帮我剖析一下这是什么心理,我是误解了什么亦或是错失了什么(比如节奏的把握),我当时也不知道该问谁,想想反正他不在我周边,可能问起来相对比较“安全”。
他分析的头头是道,然后问我:你是不是从小到大没受到过什么大的挫折?我说好像是吧,亦或是受到过,太苦了不愿意回忆,慢慢都淡忘了。他说有机会去北京找你玩儿,我说好的没问题。他问我可以给你寄张明信片吗?我心想现在给人寄明信片的应该是越来越少了吧。
有一天是个周四吧,他发信息告诉我周五到北京一起吃个饭,我说太突然了吧是来出差么?可惜我周五晚上有律动课;他问周六呢,我说周六去爬山;他又问周日呢,我说周日两小时羽毛球,打完球后可以一起吃饭。他说韩小姐你为什么将自己的生活日程安排的这么满呢?我说也不知道,总之日子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他说那好,周日去球场找你。
每周日13:00,固定的打球日,当我在球场上“挥斥方遒”时,有人一袭白衣白帽配着黑色墨镜默默坐在了我们1&2球场的椅子上,我用打球的余光看到了还默默在想,这人坐错位置了吧,接着又打了一会,我问Mac那是你朋友吗,他回头看了一眼说不认识,我这才想起来哦哦这可能是他,我喊了他的名字,问了句是你么,他默默点了点头。
后来打完球走在路上,一下子不知该去哪里吃饭,我们就压着马路走,相顾无言。他突然牵起我的手,说了一句,多久没人牵手了,这多浪费。我下意识的抽回了手,说了一句“没事牵什么手”。
我:你这次是来出差么?
他:不是,专门来看你的。
我:什么?图什么呀。
他:也没多远,1300多公里而已。
我:要知道是专门来看我的,我不会让你来的。
他:知道你会拒绝,但是我还是来了,不来怎么知道。
我:……
马路压了1个多小时,看到了一家日料店,新开的,干净又寂静,我选了爱吃的,点了不少,他没点,说自己吃不了多少。
他:我以后每周六来陪你爬山,周日陪你打球,要么?
我:不要。
他:为什么呀?
我:图什么呀,你对我又不了解。
他:我相信直觉。
我:彼此太不了解了,不现实。
他:我比较自由,可以全部配合你的步伐,如果你想在北京,我可以迁到北京,如果又一天你想回东北,我也可以陪伴追随……
我:何德何能,不至于的。
吃完饭他很绅士的要先送我回家,然后再回酒店。路上他问我有蛀牙没,我摇了摇头,他说和一个没有蛀牙的姑娘一起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改善一下基因,多么好的一件事。我笑笑没有说话,他做事如此目标明确,显得诚意十足,的确值得肯定,但是我总是觉得这个人不在我的世界,而且一切都非常陌生又突然,我想,我所有当天展示的非语言部分都清楚地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我拒绝。至于深层次的原因,我终究是不求甚解。真的十分谢谢他的千里探看,生命中还真是有人愿意跋山涉水来看你,此言不虚。
总结tips: 具备结婚的意愿只是一方面,具备结婚的条件(能力&资本)是另一回事,结婚需要冒险,前提是这个险可知可控的面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