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你的冷门专业,我请你喝咖啡!

明人不说暗话:你学的是冷门专业吗?如果是的话,要不要来一起喝一杯?我请客。
毕竟又要高考了,专业的选择一向是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大众可能对热门专业烂熟于胸,却想象不出冷门专业到底能有多冷门。
比如,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自2008年复建起,每届只招一名学生。
江湖人称“九代单传,万里挑一”。

“冷到没同学”就是这个专业的冷门程度,走红的毕业照主人薛逸凡说,大学四年没有同学,“有时从早上出门上课到晚上回去,一整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因为大家不认识你,不会跟你说话”。
极小、极难、极冷门,学这个专业,就像踩在极地的冰原,目之所及,没有同伴。真·极地青年。

有的冷门专业虽不至于N代单传,但是也是“高处不胜寒”的一片极地:
学斯瓦希里语言文学的网友吐槽,入学四年,家人还不能流利说出他的专业名称。
学波斯语的网友晒出作业,让人想到歌词“圈圈圆圆年年”,像天外来信。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瑞典语专业,每四年才招收一届学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豪萨语,师资稀缺,九年一招。各小语种争抢最孤独头衔时,网友说散了吧👇

隔行如隔山,做“极地青年”要能接住来自亲友止不住的问号:
考古是不是去挖墓?
烟花爆竹专业是不是天天放炮?
城市管理是不是就是当城管?
茶学是搁教室里头品茶吗?
不过,做极地青年的高冷酷炫不可复制:
用身边没人听得懂的语言读诗
看懂古老的“天书”
甩出甚少人知道的冷知识
早早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
有的极地专业是天坑,毕业即失业;有的极地专业却是香饽饽,全国仅有的几所开设殡葬专业的学校,学生还没毕业就被哄抢,毕竟僧少粥多,对口单位经常早早签约抢人。
18岁,毫无学科积累时,就要握住将来的方向盘,选专业不说影响一生,至少也影响四年。
你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机缘巧合成了“极地青年”?这一次,我们想要找的是曾经和冷门专业鏖战的你。

嗨,极地青年!
你有什么故事要讲
不妨扫描二维码告诉我们
老规矩,约个时间请你喝一杯咖啡。
👇

就算你不是“极地青年”,也没关系。毕竟每个人和自己的专业可能都有好多故事可说。
可能是一次毅然决然的转专业选择
可能是误入不喜欢专业的痛苦纠结
可能是就业不对口时的茫然和困惑
……
对于你的专业所学,你有什么想讲的,不妨也告诉我们。
这次我们邀请了好朋友“北辰青年”,你的故事将在北辰青年的高考季活动“专业博物馆”展示,把你和专业的爱恨情仇放进故事盲盒和这个虚拟的博物馆吧。



关于「北辰青年专业博物馆」

每一年高考季,许多高考学子在最关键的选择——志愿填写前,只能依赖《报考指南书》就将⾃⼰的未来决定了,高考志愿填报具体情境的问题解决方案,也只能惠及小部分人群,力量有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辰青年希望从思维层面,启发大众思考,打造专业博物馆,进行一场公众教育,让更多的高考学子能够了解到专业学习的内容和专业背后的人,也鼓励更多大学学子行动起来了解自己喜欢的专业!
关于「epoch故事盲盒」

我们身在城市之中,每天和许多人短暂地擦肩而过。但每个人身上属于自己的故事,都很漫长。
Epoch故事小馆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随机地寻找一个陌生人,和ta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聊聊ta或公开或隐秘的故事,然后把故事记录下来,会不会就能像拼图一样,拼出现代人生活的全貌?
我们其实也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所以我们把这个计划命名为【故事盲盒】
在之前几期征集中,我们见证了一些年轻人的生活动迁轨迹——既有职业发展上的,也有私人感情上的:

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会是你吗,来和我们一起喝这杯咖啡吧!
作 者 | 阿 坏
编 辑 | 麻 薯
设计、排版 | 译 尹
图片| 来源于网络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