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穆勒的宇宙新解释
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沃尔夫勒姆(Stephen Wolfram)最近公布,自己已经找到了通往物理学基础理论的道路,并建立了一个范例和框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使用计算工具。「物理学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现任何显著进展了。探测引力波或许算是一个,」「我非常希望在纯技术层面上,我们所做的一切能够使理论物理学重新焕发活力。尽管目前的工作还很不成熟。」
沃尔夫勒姆最出名的是在1987年开发了计算软件Mathematica,之后出版了《一种新科学》,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计算系统的新型实证研究,并得出宇宙在本质上都是数字,可以使用简单的程序机理运行。从研究内容和出版著作等可以看出,沃尔夫穆勒的功底主要是在计算数学、数理逻辑、形式语言等方面,有人称他是现在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沃尔夫勒姆在这次发布中详述了对于空间、时间和基本粒子性质的全新理解,在开头这样说「这是出乎预料,令人惊讶的。从某种程度来说,我已经为此奋斗了 50 年,但是直到最近几个月,它们才终于融合在一起。而且它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美丽。」他认为宇宙是一张巨大的网络,他用他发明的“超图”(一种计算机视觉化工具)来描述宇宙的一切:「在我们的模型中,宇宙中的一切——空间、物质以及任何东西,都可以用不断演化的超图的特征来表示。」
沃尔夫穆勒的核心观点是,所有事物也就是宇宙的空间和时间,都是基于“超网”规则关系的泛延。这个规则关系从最简单的规则开始、应用于简单的起始点,逐步得到极端复杂的超图。比如:有两个「抽象元素」A 和 B,规则为「每个 A 均可被更改为 BBB,每个 BB 均可被 A 替换」。现在从 A 开始。根据规则,将 A「更新」为 BBB,BBB 拥有两个 BB。因此 BBB 可以更新两次:第一次,将前两个 B 替换为 A,得到 AB;第二次,将后两个 B 替换为 A,得到 BA。即:AB 和 BA 的更新都能得到 BBBB,但 BBBB 可以得到 ABB、BBA 和 BAB。继续应用这条规则的话,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从图中可以看出,他使用的关系生成式基于数理逻辑和形式语言,这些都是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工具,所以他摆脱不了数字以及逻辑生成、形式语言的规则。
余曾经写博《科学漫谈》,认为空间、时间与物质和能量都是一种东西,只是还没有找到转换或相同的计量手段。余有奇想,时空与物质、能量有相关关系,它们相互“干扰”“联系”,并可以转换。时空不同则物质(属性)不同,时空变化则物质(属性)变化,这些变化涵盖了重量、能量、速度、温度、尺寸等属性。同时,时空也有物质的一切属性,并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转换。
余亦写博《数据与语言》《再说语言》,认为人类的思维是数据(概念)的相关关系,而智慧产生是来源于语言的产生,语言就是概念生成的逻辑式。沃尔夫穆勒的抽象元素网,亦为此逻辑生成式。

但从AB逻辑生成式来看,这个生成式是一种线性关系,并没有“回溯”或“环绕”,这或许是因为怕引起“歧义”,明显这是不够的。余在所写电影《降临》观后感中说过,智慧生命所使用的语言与其生存的环境也许存在相互影响,影片中外来宇宙人使用的非线性语言,赋予了“它们”非线性的时间(空间?),这给予我们无限的想象。
沃尔夫穆勒的关系式如何描述非线性生成关系,这个让我很好奇。非线性,也许关系到时空回溯和穿越。
---关注无用居士天谷悠鸣,破除思想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