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24小时麻辣烫
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在我的所能接触到的世界里,没有什么特了不起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市井百姓,却活得各自精彩。
而这些精彩,都是在一次次唠嗑聊天中窥视到的。

我喜欢跟身边的每个人聊天,特别是年长的人,他们所经历的年代岁月,以及上有老下有小、孙辈的状态,他们所承担的生活重担,使得他们身上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一、24小时麻辣烫(2020.6.23 02:20)
在我住的这栋居民楼一层,是间麻辣烫店,空间很小,店内只能放的下一张桌子,门口靠墙贴两张桌子,一次最多只能容纳8个人。

对于不爱吃麻辣烫这些食物的我来说,要不是仅靠楼梯口,大概不会注意到。起初对它的印象只在于:好香,每个夜晚都得闻着这香味睡着。(没办法,麻辣烫店跟我房间在同个垂直坐标上,只要我一开窗,必定闻得到味儿。)
至于味道怎么样?前段时间因房子装修,在我这儿借住的朋友,对这家麻辣烫店的评价特别高,并觉得住在麻辣烫店楼上的我特别幸福,由此引发了我好奇心。
两周前,给一位朋友接机,晚点,到我家楼下时,已经凌晨4点了,才发现这家小麻辣烫店竟然是24小时营业(一直以为营业到凌晨2点),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一碗麻辣烫,让身心得以慰藉。
而在给我们煮好麻辣烫后,老板便在旁边打盹,便不太好意思打搅她,加上自身也很疲惫,并未有什么交流,匆匆吃完上楼睡觉。
今晚闲来无事,嘴馋耐不住寂寞,深夜出去觅食,逛了一圈,回到麻辣烫店,此时的店里只有我一人,老板大概也是一个人久了,主动与我聊天。
夜班老板是位大姐,今年54岁的她,已经满头银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些。
店,是她儿媳妇开的,白天她儿媳妇守着,晚上她守着,我问她累吗,老是这么通宵?(问得很多余)
她说:不累,白天可以睡一天,而且晚上生意并不好,像今晚,都两点多了,也没什么人……
我便问她,那为什么晚上不关掉?这样熬着对身体也不好(大姐跟我妈差不大,总有点心疼)
她说:也不是完全没生意,陆陆续续的来人吧(听她的意思是舍不得晚上零散来的客人),像前天早上五点来了四个年轻人,吃了一百多。从言语间,都能感受到她的开心。
她说今年店里的生意不好,只要把店里所有串卖完就算可以的了(当天),但是已经好一段时间没卖光过;去年一天能把一锅汤都用完,今年只能用掉半锅……
生意差,不赚钱,一家老小在深生活压力大,大概是她们不舍弃夜间生意的原因。
在店里坐了半小时,就我一单,也没听到外卖接单的提示。我以为是大姐年龄大,不会用,所以晚上不接外卖。
大姐说,白天也不接,太不划算了。之前外卖一单22元,结果到手只有9元,都不知道怎么算的,搭上人力给别人白烫。
我说不对呀,美团不是收20%吗?到手不该只有这点。
她说:不知道怎么算的,我儿媳妇也没弄懂,之前还有一单只收到6块钱,还不够鱼丸、肉的成本,得贴钱,而且提现还要时间,干脆就不用了。
店里的客源主要是周边的住客,但人家也不能天天来吃麻辣烫,这边生意不好做……
我问她,之前是在哪里开店的。她说去年十月份才来这开的点,以前儿媳妇在上班,去年孩子上一年级,晚上得辅导作业,为了方便点,儿媳妇就把工作辞了,去别人麻辣烫店里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来这开店了。
不过,这店还不如儿媳妇上班来得赚钱,她上班每个月也有五六千,为了带孩子也没办法。
她说,以前都是我老公在帮忙,今年我才来的,白天儿媳妇把菜买了,串好,晚上除了要通宵,客人少,不用一直站着,并不是很累。
熬夜,哪有不累的,但凡经济过得去,也不会24小时营业,舍不得三三俩俩的客人。在谈话过程中大姐没有丝毫抱怨,能从言语中感受到,家庭合睦,孩子懂事,她心甘情愿,为家庭付出的快乐。
在聊天过程中,大姐舀了一碗稀饭,坐在旁边吃起来,她说这是她的晚饭,麻辣烫虽然香,但她这个年龄的不太爱吃,孩子比较喜欢点,所以她每晚都会煮点稀饭。
前边楼有个大哥,夜班公交司机,偶尔会来店里坐坐,吃碗麻辣烫,有几次问大姐有没有稀饭,匀碗给他,他给钱。大姐说,一碗稀饭也不值几个钱,我都不收他的。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能感受到大姐的朴实与热情。大抵同是外来人口,深知在深糊口不易,大姐对食客多了一份关心。
夜渐深,三言两语随意聊天,东拉西扯,没有特别重要的话题,但就是这么一点点、一点点不值一提的小事,构筑了生动而平凡的生活。
——end——
废话特别多,关于24小时麻辣烫店的事情反而没多少。写这个呢,不只是因为大姐,还有是深夜来店里的食客们:夜班/早班司机、外卖小哥、深夜下班的白领/服务员人员……每个人都不容易。(当然我这种闲来无事,深夜乱逛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