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名第二期:少年感是一个加分项但绝对不是一个必选项,而且还是你所定义的“少年感”
真后悔,还没放弃这节目,现在看完第二期的我满腔怒火😡西八,裤,还是那个裤
1.少年感定义格局太小
观这期的通篇“少年感”有感,拿“没有少年感”去淘汰别人是完全不负责的表现,少年感极具主观性,每个人的少年感不同。作为一个节目来说,它来定义少年感,是向社会传递价值观的。它对于“少年感”的定义应该是大格局的,是拔高的,无奈最终酷还是酷,它的少年感仍然停留在浅薄的广义的表现出来的气质。大概就是年纪小/可爱/舞台经验少,其实就是素人呗哈哈哈,素人之名,get到了。
2.在业务能力之上再谈你们的“少年感”
节目的少年感,看过的大家都挺清楚了。在素人中,他们的实力在我看来稍弱但凭借“少年感”就能被晋级。而他们的少年感,吸引不到我。回锅选手中,有些舞台成熟表现成熟的但因为缺少了新鲜感或者是活力,被说“没有少年感”被淘汰。在我看来,有些被淘汰的回锅实力也高于那些晋级的素人们。我不明白了,这样搞,主观感觉占大部分,业务能力靠边,大家一开始就不在一个起跑线。本i实力的秀芬被气到了,没选到节目会因为你实力太强而淘汰你。😡 还有节目里被认为有潜力的学员,真的如果练习经历的时长成长到和回锅肉一样,不一定有到达回锅肉的高度。请专注业务能力!!
3.回锅选手的少年感:他们疲态下面的真实
其实小四说的林陌组的疲态我也能感受到一点,但我并没有觉得这会成为忽略他们业务能力淘汰他们的点。他们初次登上舞台的时候肯定也是裤的“少年”,但爱豆这个行业沉浮变动那么大,回锅们,也是历经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看着之前同行的人站在了绚烂的舞台,自己却在练习室里一遍又一遍,看不到未来,但除了练习又不知道做什么。经历风雨之后的淡然不惊混有点疲态又缺失一点冲劲,在我看来就是真实的。但他们对舞台的热爱是不用质疑的,他们经历过有舞台到没舞台,沉寂过后,对舞台更有理解更珍惜。看着他们说自己好久没舞台,有点心疼。这次对他们来说,真的是奋力一搏,爱豆行业对回锅们很苛刻,机会回锅一次少一次。以“没有少年感”去淘汰他们,就表演了一个舞台就又多了一次的回锅。他们踏上这个舞台不也是对自己少年的梦想的坚持么?追梦保持初心的人都是少年,不要被表面的“少年感”所限制。
4.出彩的选手被淘汰,赛制就是个玩笑
这期来看cto 6进3,简直是开玩笑。就是可以全进的组合。前面的表演或唱或跳,还没看见过这种男团舞台选秀。竟然不是唱跳一起的,唱跳这不都是默认的么,还能出幺蛾子。表现不怎么好的组,还能进一两个,为什么表现好的不能都进。😡
还有安迪,表演被认为不符合男团,相信如何留下来,绝对会有支持安迪的,也绝对会有热度。
(又累了,反正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