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的的读书才有意思——我的“隔离”日记

在老家宅了四个月之后,终于返京,然后刚轮班了两周,YQ又卷土重来,于是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被迫“隔离”。不过,这次却意外过上了“向往的生活”,每天读书、写字、学习、运动、睡觉、吃饭,偶尔处理一下工作,惬意又充实。
每天7:30左右起床,8:00左右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图书馆看书;中午12:00左右吃午餐,然后回宿舍休息一到两个小时,下午有时去图书馆,有时在宿舍看书、练字;晚上7:30左右去跑步,运动一个小时左右,9:30左右回到宿舍,简单收拾一下,10:30左右休息。
去年如愿到高校工作,来学校的第一周就兴冲冲的去图书馆开了借书权限,无限憧憬地重新开始了我的校园生活。然而,想象总是美好的。一来工作太忙,一天下来,已经累到瘫。二来工作越久,越不好意思冒充学生了。期间去过一次,看看都是一些稚嫩的学生在自习,灰溜溜的转了一圈,愣是没找到借书室(学校的图书馆布局真的和公共图书馆不一样,不能全怪我),又不好意思问,最后无比尴尬的走了。
所以,这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退押金。找了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抱着最后一次去图书馆转转的念头,却发现自己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疫情原因,现在学校学生很少,图书馆也是异常冷清,加上这次是跟同事一起,就壮着胆子,到处参观,终于发现了一直在寻找的文学馆。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去图书馆读几个小时小说,让本来无聊至极的隔离生活(我们不允许出学校)变得有趣起来。
看书有时候可以很无聊,不过当你没有任何目的地读书时,不为考证,不为升职,这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哎,希望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近期的书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