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第二十天
不得不承认,对这片工地的新鲜感已经过去了,最为黄金的时段大概是中间那十天,这两天感觉到的,就是满心厌倦
早上出门弯腰系鞋带,这个鞋是真的难穿。兜里的杯子掉出来摔碎了,不禁祖安出口,一天的开始就笼罩着衰的气氛。
这几天来的都比较晚,起床也比以往磨蹭了许多,早上没人给准备饭了,自己稀里糊涂随便吃点,妹妹这也就要放假了。

今天还是看铲车,先是要清掉楼前的垃圾,垃圾真多,这几天天天往下扔,搞得修台阶的开不了工,今天上午又扔了半个多小时,地砖摔下来碎了,砖头摔下来咚的一声,塑料袋扔下来漫天飞。
铲车现把垃圾清掉,为这也费了不少事。然后回填土。铲到垃圾要帮忙清掉,要提前把管子挪开免得铲断等等。为此又搞得一身土,徒手作业搞得手也不舒服,好像扎上了什么东西。腿上好像也受了伤,但是在膝盖上,看不到。总之这几天就是好难受。
在我看来这个工地不是一个足够现代化足够高效的工地。就比如机械化作业,噪声很大,根本无法及时有效沟通,空凭一些手势又难以捉摸。应该是有专用于通讯的对讲机,以及配合的指挥员共同作业。往大了想,其实工程的每一处每一部分要有效推进,都应该有足够的设备和人员配置。这样才是一个高效的专业的建设团队。
而且进门也没有门禁,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出入流动。不过像这里的不断外包,零碎的人员,陈旧的设备,以及小地方局限,能做到这样可能已经不错了吧。

下午莫名其妙来了个女孩,白T喇叭裤搭配阿迪小白鞋,一看就不是工地上的人,但是来了工地上就像和尚庙里来了姑娘一样的感觉,大家都在注意她,连我也觉得工地上突然有了一道风景。果然,来工地前一定先要找好对象。
再下午老吴让我去数拉土的车,他也没说请数哪里的,但是那里来来往往有四辆车在拉土,为了避免出错我就按照车牌统计数量。中间经理过来了,刚好铲车不在,问我铲车呢,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我说老吴让我统计车数,顺便指了指那里。经理急着说那里不是我们的,你数他干嘛!我没听清,昂了一声,他更急了,嗓子也变得哑哑的。韩工在旁边说这一米五以内是我们的,其他不用管,我嗯了嗯。
到下班时间了,老吴还没来。打电话说他就来了,我想了想干脆今天就看看,平时我走后他们还要干什么。这边填土停下了,然后又去找车,给车签字。然后他才准备去吃饭
我问他下班之后会干嘛。他说他们没有下班时间,有时候半夜也要干活,有一天晚上光垃圾就拉了33车。一会吃完饭回来还要统计挖机铲车的工时,还有很多事。。。
确实挺辛苦的,一个月9000的工资,扣去400的伙食费,其实也不多,但要多承受几份辛苦。
有个细节,在临走时有个挖机小哥来商量工时,然后说出了点什么,旁边一个铲车胖小哥的脸色立马变了,可劲使眼色,然后把他们拉到一边,好像在密谋什么事情,我还回头看了几眼。
下午时候鼻子非常难受,干脆塞上来一团卫生纸,于是逢人就问我,流鼻血了?上火了?我说感冒了流鼻涕,然后对方就会说不怎么看见你喝水么
还有那个抹灰的负责人秃顶伯伯,人真的是很好了,今天搭了几句话,还告诉我他们怎么量面积什么的
有个想法,想记下一些关于平时随便想到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东西,免得到时候不会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