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了
一早打开微信,看到的第一条就是“半年过去了”。这是一位老朋友一大早发来的。
刚从一个梦里醒来,还有点迷糊。好像是搭乘一辆大卡车,回家途中,陷进了泥潭,司机让我们下车,我们两眼抹黑,便站在山村的小街上等待……。近来,跟“迷路”和“等待”有关的梦越来越多了。总是被抛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等待着不会出现的“领路人”,有时还会有人追,常常是后有追兵,前却没有生路,于是心跳、冷汗、惊醒。
一直不相信“梦的解析”。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自己白天还是挺正能量的呀;但同一个主题的梦太多了,就不由得相信,在冰山的最底部,确实暗流汹涌,是迷茫、是焦虑、甚至是恐慌……
2020年的上半年对我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确实是最不常态、最最难忘的半年了。其实还不到半年,发生了多少事情呀!中国像坐过山车,大落又大起;而世界像雪橇直泻风雪迷漫的远方。这半年似乎浓缩了人类几十、几百、几千年的历史,不少科学家断言,社会发展到了拐点,历史以此一分为二,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按理说有什么可以焦虑的呀!我们这一代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更别说还亲历过不少严酷的斗争。虽然当时的感觉是天都塌了下来,可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一次次雨过天晴,逢凶化吉,我们是以“过来人”的坦荡和轻松进入了老年时代。当然知道中国还有许多老人艰难地生活着,但至少按月领取着退休金的我们享受了岁月的静好。以为日子就会这样过下去,以为前面虽然还有许多“老年的烦恼”,但这也是无法违抗的规律,随着社会进步,一切总会慢慢好起来;如果真的不好,那也是命运的安排,愁不出来的。于是,当明天和意外都没有来到的时候,将是我们一生最好的年代。
可是这半年不一样呀。我们的敌人不是“人”,而是病毒。我们的拳头只能对着空气打。它会隐匿,会逃窜,更狡猾的是会变异。你以为它被消灭了,可是它冷不防又出现在你怎么也想不到的地方。你喊着“加油”,但它真的在“加油”,看看最近国外的疫情,就会知道,它的气焰依旧极其嚣张!和顽强病毒相比,人类是多么脆弱。北京出现了新疫情,许多严格的措施又得重来,稍稍放松就会泛滥;而还没有复苏的经济又得再次停摆。几个病毒搅得人类天昏地黑!更别说外国了,患者每天都在几万、几十万地增加,他们不急,我们倒是急坏了!人类是共同体,经济更是共同体,哪里会“百花凋零一花独放”呢!“云”替代不了“地”,想到那些崩溃的行业和无“工”可“复”的企业,想到那里的职工,怎么都乐观不起来。听说上面一再要大家有过苦日子的准备,甚至细化到了物质的储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代版的“警世通言”呀。
这半年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许多。旅游的消失无疑破坏了整个生活动静的平衡,生活里少了兴奋点,就乏味许多。亲人极少见面,朋友没有聚会,许多文化设施的停摆,都让我原本比较丰富的生活变得单调无比。在活动应接不暇的日子里,“宅”是一种幸福;可是当你被告知只能居家的时候,“宅”就是金丝编的鸟笼。“度日如年”和“度年如日”感受的交叉和混合,就是这半年的小结。
新的半年开始了,虽然我们的城市正在慢慢复苏,可是在我的心里知道,过去的“静好”再也恢复不了了。根据目前世界范围的疫情,专家断言,人类和新冠病毒共存的局面将会继续很多年,人类的应对措施也会调整。年轻人免疫力强,自愈率高,苦就苦在老人,他们将要长期处于戒备状态,也就是说“宅”还得继续下去。当然少量的社交活动会恢复,可是恢复到从前是不可能了。有时候想,其实患病的概率是很低的,就是“放纵”一下又何妨。可是价值观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不是光属于自己的,还有一份责任担当,还是忍耐一点吧。
新的半年开始了。首先祝愿的还是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消亡,希望人类这回真的能痛定思痛,好好与这个世界相处,做一个地球上“守法好公民”。同时也寄希望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研制成功疫苗,还能未雨绸缪。人是活的,“活法”更是活的,可以改变,可以调整。见证这次的世界大变局不是值得炫耀的事,但是既然亲历了,也就成为了自己人生一部分。有了这一份经历,我们将会更加珍视寻常的一切,因为这些也是不少人无法消受、也不能保证永存的精神食粮呀。
十四世纪的大鼠疫吞噬了欧洲三分之一居民的生命,可是人类在废墟上站立了起来,又建立了辉煌的文明;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次新冠的浩劫过去以后,人们将会选择更加合理科学的“活法”,让生活更加美好。
祝福自己,祝福亲友,祝福所有的人。
shouzhong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银发经济“银”几许
- 不做“多情人” (7人喜欢)
- 在“通”与“痛”之间 (6人喜欢)
- 不敢“任性” (1人喜欢)
- 甘于“被淘汰”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