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功吐呐之逆腹式呼吸
上一篇文章我们从呼吸的角度谈到:在洗髓功吐呐的过程中,如果过度用力吸气,颈部肌肉就会过度参与代偿,而这些肌肉本身的功能如视频所示:
也就是说颈部肌肉主要是为了维持颈椎的相关生理活动为主,呼吸为次要功能,可是我们大部分修炼洗髓功的学者在练习吐呐的时候过度吸气,颈部肌肉过度发力,久而久之形成这样肌肉的呼吸习惯之后,肌肉的稳定功能退化,颈椎就会出现问题了,而且有部分修炼洗髓功的学者反应这样吐呐在垂吊的时候外肾头部发紫发黑,原因就是呼吸气太急,太躁,气不容易下沉,缺氧所致。
如图所示:


我们今天还是从呼吸的角度来探讨洗髓功吐呐的逆腹式呼吸模式;
关于逆腹式呼吸在五禽戏、八段锦、太极这些传统功法里面运用的最多了、包括洗髓功,
因为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发现当吸气膈肌下沉、盆底肌上升、同时腹横肌收缩,这个时候丹田的压强是最大的也就是气功能量最大了、我们在天龙八部等影视剧中也看到很多武林高手上面画一圈下面画一圈然后双手推开发功把对手就能顶飞。
而且这个时候身体最稳定、为什么呢?我们的腰胯就是称之为核心稳定、在太极里面的推手也讲到稳的概念其实就是腰胯的稳定。
讲到这里很多读者觉得一团雾水?什么是洗髓功的逆腹式呼吸?
在研究逆腹式呼吸之前我们先探讨一下腹式呼吸就很更容易理解洗髓功的吐呐了
在腹式呼吸的过程中最主要的肌肉就是膈肌,膈肌占到整个呼吸肌群的80%之多,所以它非常重要。(后面我们会单独拿出来去讲解)膈肌(diaphragm)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的肌肉-纤维结构。其周围为肌腹,中央为腱膜,又被译为横膈,是机体重要的呼吸肌,如下图所示:

所以在腹式呼吸的过程中:吸气膈肌下沉,腹部隆起,盆底肌放松;
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收缩,盆底肌收缩。
那么在逆腹式呼吸过程中:吸气膈肌下沉,腹部收缩,盆底肌收缩;
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隆起,盆底肌放松。
也就是说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相反的部分是腹部与盆底的肌肉,膈肌的运动是不变的,
祖先把这么好的洗髓功功法留给后人但是没有把要点讲出来、因为逆腹式呼吸需要非常强的膈肌下沉能力、现代人正常进行腹式呼吸他的膈肌都不能很好的下沉、当练习逆腹式呼吸的时候肚子收紧他的膈肌更下不去了,长久练习你会发现膈肌功能逐渐退化、呼吸功能会逐渐紊乱,你会发现很多学者呼吸比较浅、有的学者出现打咕噜现象;
呼吸比较浅那么呼吸频率越快就越容易激活交感神经、人比较亢奋人体处于紧张的状态,如果持续的兴奋不能缓解,甚至于影响睡眠,导致难以入睡。所以,交感神经兴奋是在情绪紧张时候的条件反射,不能够持续时间过长。
另外长期的膈肌功能退化、正常的呼吸功能受限、呼吸过程中膈肌下不去那么对腹部脏器就不能很好按摩、气血循环也会变弱、甚至退化到比练习洗髓功之前还差的状态。
古代修炼者大多身体功能很强、膈肌力量很强、通过练习洗髓功就能够达到更加有效的境界、有句话讲:顺成人、逆成仙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很多学者一开始练习洗髓功都很有效果、为什么?
即便很多练习方法有误、在练习过程中大量的活动腹部、腹部脏器都得到按摩和活动、气血循环加强因此会感觉消化好了、食量增加、酒量也见长了、
人的两肾在后腰上、在练习过程中也会刺激到肾部再加上垂吊激活肾气、所以一开始练习人的精气神都会很好,一两年后问题就会慢慢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