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的研究笔记
来自于论文《网络浪漫关系中数字化身体的交往》加上自己的感悟。
普遍存在着三种身体不在场的网络浪漫关系交往分别是网络相亲、陌生人社交、虚拟恋爱游戏,对应的是以建立婚恋亲密关系为目的的网络交往、以交友为起点的网络交往、与虚拟人物进行恋爱游戏的网络交往,这三种情况下真实身体参与的可能性由大到小,考察在这样不在场的情况下网络浪漫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与过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回顾浪漫关系中身体的地位的历时演变时,从一开始柏拉图等将身体贬低于精神之下,后来的哲学家将身心二元对立起来,只是强调身体在关系中的地位的浪漫关系是被人看不起的,到了梅洛将身心统一起来,建立了身体现象学,重视身体在情感发展中的地位。
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浪漫关系。从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即其对应的是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媒介的技术变化,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也影响着身体的在场程度。“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些媒介不再仅仅只是人们方便工作与生活的工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空间俨然具有着和现实空间相同的地位。浪漫关系不管在什么时代都需要双方信息的交流,在网络时代浪漫关系更是因为技术的辅助实现了“身”“心”的分离,从传统时代身体的在场变成现在的缺场。
网络相亲
在相亲的关系中,中国社会男女双方认识的桥梁经历着“媒妁”到媒介技术的变化。既存在着民间的媒妁,也存在着官方的媒妁,这说明尽管浪漫关系是一种私人性质的关系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依然有纳入社会管理的需要;媒介技术的变化就是和上文所说传播技术的变化是一致的,实际上媒妁与媒介技术在现在来讲已经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再说到婚恋的网络平台,文章以世纪佳缘网为例。注册的用户需要在后台存储尽可能全面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更多是属于描述一个人的人口学数据、社会地位、经济实力这一类可以被量化的信息,关于个人性格、品行等方面的信息则很难体现。用户使用网站时呈现给网友的则有一定的匿名性质,正因为如此可以体现一些个性化的信息,这种个性化既可以是用户本身真实个性的体现,也可以是用户刻意向网友展现的个性,也就是说这里的个性很可能有所失真。在这个并没有特定对象的阶段,就像海选一样,用户是带着一定的理性目的来搜索理想的对象,这种理想包含了对对方物质方面的期待,但精神方面(个性)的期待则是不确定的。用户与不确定的“观看者”“搜索者”属于陌生的网友关系,但实际上对对方的现实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又不足以比上现实中的熟悉关系。
在确定好对象之后进入下一阶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站即时聊天来进行信息交流的,这样在双方的交流中精神方面(个性)的信息会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字、语音、图片、音视频呈现出来,当然现实物质方面的信息也是会有所流露的。在这个阶段,关于身体的信息比起之前更多参与到交流过程,但始终不是身体本身在场。这个阶段也和非专门婚恋平台的网络交友类似,都存在着个人对自己形象(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有个性精神方面)的表演和展示,也存在着对对方形象的想象、修正。除了对双方精神方面关系的建构(例如爱好一致、非常投缘、三观一致等),这样的交流当然还是会引起身体的体验变化,但这种体验无法近距离地、实在地被感受到,它们只能被转化为代码再呈现为文字、图片、音视频,由此来实现双方身体关系的建构。
和其他非专门婚恋平台的网络交友类似,双方也不一定会确定恋爱关系,可能会一直停留在暧昧阶段;无论是否确定恋爱关系,线上关系的深入并不一定会进行到线下交往的阶段。“见光死”的说法已经存在很久,这反映了大家对于虚拟空间发生的情感联结的不信任感,更多的是,踏入现实空间,多少意味着一方面自己表演、营造的个人形象面临与理想自我的分裂,另一方面对于对方形象的想象、对于双方关系的想象也面临着想象破灭的危险,有的人可以接受所谓的“出入”,对于有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可能引起双方关系的裂痕,反过来又是会影响对自我的认知的。
网恋交友
对于soul这一类平台,至少婚姻目的是大大弱化的,更多是恋爱和交友。考察恋爱交友类的应用软件的发展,存在着熟人社交、泛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的类别,分别代表现实涉入程度由大到小。
soul这一软件实名信息要求没有世纪佳缘这一类高,但它对于个性灵魂的塑造要求更多,打着灵魂交流的旗号,并运用了在年轻人中受欢迎的测试等形式来为自己“贴标签”。“标签”是一种彰显自我个性的便捷形式,不同于以往谈论星座、血型等来找到共同点,营造默契的交友氛围,soul的标签更加贴近个人,尽管这些描述可能也是笼统而不全面的,但会给个人更高的认同感。用户在星球上找到同类人,似乎比仅仅找到一个同星座、同地区的人更值得惊喜。soul还具有层次化的信息交换系统,比如从单一的个人主页展示到文字交流、语音交流(特别是语音连麦)再到图片视频的交流,营造了陌生人社交的层层递进感,是一个一点点熟悉、探索的过程,给了人们更多想象与构建的空间。这里也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很多社交软件都具有音视频功能,但是他们仅仅是提供功能,没有在界面中表现专门服务于交流的特质,比如说专门设置一个“连麦交流”就会比单独的音视频功能按钮更具有引导性。
正由于这种层次不同特点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去着重刻画,这让更多不敢参与陌生人社交的人有了更多的勇气。soul的交流激励系统也是非常好的,鼓励了用户不断打开soul进行交流。从在广场中观察与被观察,进入双方了解,再到更深一步的交流,这个过程和世纪佳缘网平台的交流是差不多的。soul的火爆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交流、精神型恋爱的一种向往。
身体似乎被双方默认了是应该被放置在幕后的,有更多人能够投入这种不需要身体在场的关系。也就有很多人在这种场景下没有办法能够分清只是倾诉欲望还是真的遇到了爱情的感觉。
爱上二次元的人物
最后一种是对游戏中的虚拟人物产生感情。这种更多地更像是一个人沉迷于一部剧、一部电影、一部小说、喜欢一个明星的现象,但不同的是在这个沉迷过程是渐进的、可以与角色互动的。一方面虚拟人物有着符合个人想象的特征,就是一种恋爱理想型的替代品,另一方面游戏玩家的操作与角色的行为息息相关,产生了一种对方被自己掌控的错觉,像所有游戏都具有及时反馈、及时满足的特点,恋爱游戏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个过程获得的满足、来自这个理想型的承认其实都来源于玩家自己的想象,这种感觉可以很好地弥补心中的孤独感,或者也不是弥补,毕竟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样的感觉,可以说是通过另一种正向的感受来挤压孤独感的空间,从而解决孤独感的问题。在这一类中,自己身体几乎是没有参与到恋爱关系中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罢了。
此刻我又困得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