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父亲

很多时候,我觉得父亲一词对我个人的意义,不止于血缘层面,它有着更宽广的含义。尽管我也知道,其实这一切的发生,却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开始的。
二十多年前,在自己什么时候做父亲这件事情上,他是否有过挣扎与犹豫?当他在二十多岁的年纪迎来了自己的女儿时,他是忐忑多些还是喜悦多些?
这些问题,我无从得知答案。
我感到很抱歉,我很难求得当事人当时内心的回答;或者,在探寻他内心回答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主动一些。
我有点失落:有时候,我感觉我并没有那么了解父亲的内心。
我却笃信一点: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如既往地习惯把女儿放在心里。至于我对他的理解呢?也是我在长大之后,似乎能更全面、宽容、理性、温情一些。
这种理解,秘诀在于我更愿意客观看待父亲这个身份;剥离这种身份施加给他的责任与义务,我更愿意将他从这个身份中剥离出来,将他看成一个普通人。于是,变化发生了。
小时候,我总是仰望他、依赖他、请求他、害怕他,多半因为他那父亲的身份;可是,现在我如何看待我的父亲?
现在我仍旧仰望他,只是这种仰望里面多了一丝心疼与谦卑,我想我终于还是愿意把他视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一个年纪比我大些的老朋友。他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仍旧是也不得不是那个努力挣钱养家的男人;在他的父亲光环之外,我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所具备的挣扎与困惑。
难道父亲就没有软弱、无助、沮丧的时候吗?难道父亲就不应该在疲累的生活前奢望偶尔的闲暇吗?难道父亲就没有逃避的念头吗?又或者,难道父亲就不能抱怨生活的艰辛与不公?你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还是觉得这些问题其实都不存在呢?
这有区别吗?当然!他的确是你的父亲,但他并不是理所当然需要像现在这么辛苦与努力。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父亲,就会有多少种父亲的类型。有人负责、有人逃避、有人慈爱、有人违背道德、有人宽容、有人严厉、有人努力工作、有人游手好闲……你以为你眼前的这个人,他之所以是这样子的以为父亲,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吗?
当然不,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
我想,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个体,有着普通个体的喜怒哀乐。父亲是一种身份,一段经历,一种责任,一种感情纽带,但有时候也是一种束缚、道德压力。过多的仰望会变成一种束缚,多一点克制与谦卑,或许更好。
终究,每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我们,多数都会成为一名父亲,或者是一名母亲。
我的父亲,有时候其实很可爱,但他却不善于表达,要么不说,要么说不好,这点让我有点担心和难过。
可是,作为他的女儿,我觉得没关系。他不善于表达,不表明他内心匮乏,只要我能理解,只要我不误会就可以了。
相反,其实他藏在内心的感情是多么丰富啊。我曾经偶然间找到了他年轻时的一个笔记本,用蓝色的钢笔写满了东西:有抄写的流行歌词、给我拟定的名字、生活账单、他的想法,他也曾表达自我。只是,不说对他来说,并不是故意藏着掖着,只是他的习惯。
就像有人擅长用语言释放一样,他却更习惯于窖藏与酝酿,他真的是不擅长说出来,无论是真情实感还是花哨的语言。如果他终于说出来,那就是他非常高兴或者感到伤心的时候。
高兴的时候,他会讲他的孩子是多么优秀,获得了怎样的成绩;伤心的时候,他会任性地责怪电话这头的我:你看你都没有给我打电话,是不是觉得大了就不需要我们这些老家伙了?
这些年来,作为父亲,他总是在用自己整个的身心,不辞辛苦地默默实践着他对这个家庭朴素的承诺与责任。对他来说,行胜于言。
但也有人说,爱总要讲出来的。于是,对爱进行翻译与表达的重任,便常常是由母亲来转译。无论是家庭小聚,还是电话,母亲总会转译一些故事:你小的时候,他去哪里都想把你带着,有次晚上走夜路被蛇咬了,还要坚持背着你走到秦医生家,你看,这不是心疼你吗;又或者是,你爸最近在家里总念叨说要去小菜园里面种些黄豆,因为你喜欢吃豆豉……
太多太多了,我们听不到所有的爱与恨,也看不到所有的爱与恨。有时候,我们只是不想看到,主动忽略;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看到。因为,那些爱与恨,总是润物细无声,悄悄地潜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有当我们像侦探般去推理与拼凑时,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更完整的全貌。所以,爱有时候真的很狡猾,它让你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但,大多数人可能都不是合格的侦探。要么懒,要么不专业。
快到三十岁的年纪,不知道对那个特定的对象叫过多少次“爸爸”;唯一的区别在于,场景与意义的变更。
从前是在他的自行车上,我指着路边的水果摊,喊着“爸爸我要吃荔枝”,于是我有了荔枝,尽管在九几年,荔枝四五块一斤,父亲还是忍痛买了;
后来是在他疲惫忙于生计的时候,我拿着家长会的通知单,要求“爸爸要开家长会了”;于是我有了请假坐在教室开家长会的爸爸;
再后来是在市中心那个老火车站,当我踏上北上求学的列车时,我宣告“爸爸,我走了”。在列车上,我感觉他离我越来越远,我鼻头一酸,但知道这条路一旦走了便无法再回头;
再后来,我只能时而在电话这头,“爸爸,天气怎么样?有没有下雨?最近有没有去钓鱼?你阳台上新种了什么花吗?……爸爸,我只是想你了……”
是的,父亲一词对我有着更宽广的含义。它是足以支撑我穿越岁月风雪的一种安全感、信任感以及踏实感,它是我在这个茫茫天地的一处根。
感谢我的父亲,感谢每一个自动选择成为父亲的人,感谢每一个默默尽父亲责任的人。请记得,这是来自女儿们爱的诉说:谢谢你!
By:微雨归家雁成夏
2020年6月21日
——————————————————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素园半农